何义思的故事 05 神必预备——《谁掌管明天》

欢迎收听宣教士的故事,我是晨风。亲爱的朋友,在上一集里我们看到神如何借着自然灾害、救济灾民这些事情来使得福音得以广传。今天我们依旧来看神在中国的福音工作。今天继续和你分享宣教士何义思的故事。我们一起走进传记的第四章——神必预备。

我和母亲在檀香山会面后,便一起高高兴兴地回家。既已回来,也就顺理成章的要在店里帮忙了。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内工作,母亲唤我出去;原来他正跟一位推销经纪谈生意,桌子上摆开了各式各类的样本……

「这位是波特先生。他也是个基督徒,而且很有兴趣想和你谈谈在外国的宣教工作!」母亲为我介绍。

我们略谈了一会,波特先生问我:

「你有考虑过兴办妇女手工业吗?」

陡然间,我记起在中国临行前翟三姑的话来。

「啊!对了,你问这干吗?」

于是他详细地解释说,因为现在美国大量需要手工制造的花边,我们可以趁这机会,开始这一行的花边手工业,并交由他代理,不收佣金。他又提及山东烟台附近有这些工厂,我可以在回程时顺便走一趟,看看能否找到一位教师,前往官山教那里的女孩子制花边。

毫无疑问,这是主奇妙的安排,也正合我们的理想。两个多月后,我回到上海,便转乘北上的汽船往烟台,找到了一位从爱尔兰来的宣教士——麦满伦师母。她开办的学校里,学生们便是利用半日来制作花边,半日用来上课。麦师母性情爽直,当我提出造访的目的,他立即表示不赞成;因为南方的气候、饮食和生活习惯与北方差异甚大,北方的女孩子绝不容易适应。

「你应该自己学会做花边,这样,你不用我们,也可以教你的女孩子了。」

她再三保证,制作花边并非难事;很快便能学会的。这种在欧洲已经盛行了好几百年的手艺,对我来说却是十分新鲜。我花了一星期的时间,才弄清楚这门繁复的技术。我也带了一些工具的样本回官山,以便照样仿造。因为没有北方粗糙的毡料,我们便用乾草或法兰绒布料来作垫子;车床在佛山订制,锁链唛线辘也可在广州购买,但一些铜钉便需要由圣巴巴拉的店铺寄来了。刚开始时,工作进展得非常缓慢;然而在一九一七年从翟三姑写给我父母的信中,可以看到我们的成绩:

『义恩这次的归来实在带回莫大的祝福。我真希望你们来参观一下这里的「花边馆」,看看那些专心工作、喜气洋溢的面孔。我们共有十五位工人,隔几天又会增加十五位。我们真为这一切感到兴奋……制花边已渐渐成为许多人得救的途径;从最初的时候起,已经有不少动人的见证。义恩也很好,不用挂念。』

每天早上,我们都有早祷崇拜,晚间才读书上课。星期日是假期,我们一起上主日学、参加主日崇拜,并学唱福音短诗。女孩子中有些已是得救的基督徒;另一部分是正在寻求真理的慕道者。但也有一些什么都不感兴趣,只求安舒地赚钱过活。不过,大家相处起来,倒也十分融洽——她们都爱一面干活、一面唱诗。

有一次,女传道从外间布道所带来了一个年轻女子;他目光呆滞,有点像是白痴。我们都狐疑万分,难道想要他在花边馆里作工人吗?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后来女传道告诉我们,原来是一个沿街卖福音书刊的人,看见这个女子蹲在屋门外,便上前向她兜售约翰福音,一个铜板一本。就在那时,一位中年妇人从屋内走出来,叫她别白费心机,因为这女子智力迟钝,是个不折不扣的白痴!

「白痴?那她就更需要认识主耶稣了,因为耶稣可以治好她!」卖书的人说。

中年妇人对『耶稣』发生了兴趣,于是卖书的人找来了女传道,说服她收留了这可怜的女疯子(抑郁型精神分裂症),让耶稣亲自彰显他的大能。可是,女传道不久便发觉她不可能丢下日常的工作,专心照料这女孩子。终于,她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花边馆正是适合她的地方!」

就这样,她把这女子带来了。

私下里,我并不太赞成收容她,但那一群女孩子却众口一词地说:

「让她留下罢!我们可以照料她,并负责慢慢的教她。」

她们终于得偿所愿。工作的时候,她们便不住的用简短的字句对她说:「耶稣是真神,他爱我们,救赎我们。」又一次一次地教她重复背诵「倚赖耶稣」。好久,她才嗫嚅地学会讲这四个字。虽是这样的困难,她们仍没有失掉耐心。每星期的祈祷会里,当有人起立作见证或列举代祷事项时,她也会跟著站起来,旁边的女孩子只得轻轻拉她衣角,叫她坐下。

大概两个月后的一晚,她在会中又独自站起来,旁边的人正想拉他坐下,出乎意料之外,他竟开口说道:

「慢著!我有点事先要说清楚!」

她用正常的语调告诉我们,曾经有一段日子,她陷入神智迷糊的状态中,完全不能明白别人在说什么……。

「但现在却不同了。我在这里听到耶稣的事;我知道他爱我,神已经拯救我,更医治了我!」

从那天开始,她过著正常的生活了,后来更成为孤儿院中孩子们的好保姆;五十多年以来,受到每个人的尊敬和爱戴。

一九一八年春天,翟恩怜三姑的健康终于不行了。近几年来她一直拖著虚弱的身体,勉强支撑著工作,迟早都有濒于崩溃的危险。我把她送进达保罗医院,希望她获得良好的照料;可是她健康进展仍然不大。

同年,我们接到通知说,美国政府实施对奢侈品(包括花边饰带等物品)的入口限制。既然没有市场,我们的工作便可能要停顿了。后来我们获悉,海关仍将批准小量的花边入口。斟酌形势后,我们决定只容许几个年老无依的妇女继续留下,其余年轻的便得另谋出路了。可以放心的是她们很多都已经信了主,在真道中寻到新的力量,因此都能够以沉静信靠的态度来接受这个突然的「打击」。

家人来信要我回去休息一段时间,我一直都在劝翟三姑回家,因为她实在不宜留在中国。于是,十一月中旬战事刚结束,我们便立即乘坐一艘荷兰客轮返抵旧金山。我在码头把翟三姑交给她的父亲,才算完成了我的护理任务。她始终没有康复过来,三年后便安然离世,回到父神的怀中。

在家乡休息了两个月;三月间,我又精力充沛的踏上征途,心里只惦挂着一件事:要尽快回到战场,填补翟三姑的岗位,打那未完成的胜仗。

一天,一间布道所的传道人来请求我们收养他的内侄。原来他的孪生兄弟在守卫运煤船时,不幸被盗匪狙击身亡,遗下妻子和这个数月大的男婴。年轻的母亲希望可以再嫁人,因此想把孩子送给一些 以船为家的水上人家……。

「因他是我兄弟唯一的骨肉,我不忍心不管他。我希望他能在真理的教导下长大,只可惜内子正患了严重的肺病,而且我们的两个孩子也很小。可否请你们替他找一处基督徒的家庭或机构,收容了他呢?」

这个很合情理的恳求,令我无法推却,可是我们经过广泛的查询,竟也找不到一处合适的地方安顿这个可怜的孤儿。有人说在中国设立孤儿院是多余的,因为中国人一定会照顾自己的男童。但我一直在祷告中觉得,主似乎是要我来收养这孩子。然而我不想这孩子独自在一个外国家庭中长大,于是我再求主给我另外的孩子,并负责供给我们的一切需要。从日后的发展证明,他的确成就了这一切的事。说来奇怪,在我们的孤儿院里,男孩子总是较女孩子多!

两年前傻楞楞地被人带来的桂玲,蒙主医治后,在我度假的日子,一直忠心地替我看守房子;我回来以后,她也自然的继续留下,帮助我料理家务。当她看到这个六个月大的男孩,母性的自然流露,使她毫不犹豫地负起保姆的职责。显然地,她已找到了自己的岗位。并且,神也命定了能肩负孤儿院工作的人选。后来,每次我想以桂玲太忙的理由来婉拒新来的孩子时,她总会静静把我拉到后边去:

「圣经也是这样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你知道假若他们在这里长大,他们多半会成为一个基督徒哩!」

「不!桂玲!你已经太辛苦了。我们不想失去你,更不愿看到你为了多一个孩子而累坏了自己。」

「用不著替我担心,天父会帮助我!」

她总是笑口吟吟,若无其事地回答。于是,我们又决定多收容一个孩子。

大战的最后一年,美元汇兑率开始直线下跌。起初到中国来的时候,家里汇来的二十五美元,可折合五十二块银币,应付一切的开支是绰绰有余了;可是到了一九一九年,汇率跌至最低点,一美元竟换不到一块银币!

神却早已知道汇率的情形,在他并没有难成的事。他祝福我们在圣巴巴拉的店铺,搬了更大的地方,而且生意滔滔,发展很快。于是,他们可以每月汇来五十元,正好填补了汇率的差额。但那时翟三站因健康问题,再加上美国经济不稳定,所以不能再供给我们。神又安排家人每月寄来二百五十元,全部负起整个工作的费用。虽然款项不多,有点捉襟见肘的感觉,但我们仍可照常推行工作;神也藉此让我们学会了凭信心,仰赖「耶和华以勒」的功课。

因此同时,母亲在店铺清理旧帐,她有感动要把这几年来未收回的欠款完全献给主;于是她祷告,求神打动欠债人的心。此后的几个月里,平均每个月都有五十元额外款项寄来。有一个从洛杉矶来的顾客,三年前开了一张空头支票,以后一直都销声匿迹。现在他竟然亲自来到店铺,不止清还欠款,还多付了五元作利息!

一九二一年,汇率终于恢复正常,我们又可以继续推展多方面的工作了:设立新布道所、把青年弟兄送进梧州建道圣经学院读书、在官山购置地皮兴建急需的房子……这一切主都用它的慈爱和大能,为我们成就了。我们的心不住涌出赞美与感谢!

在一封家书里,我曾提到「家庭差会」的事,我相信在美国一定还有很多家庭,像我们一样,能够把儿女送到海外的禾场上,然后在后方支持他们的需要。

可是,为何我们总看不见更多的例子呢?想想看:他们会蒙受怎样的福气?而且,我们的神又会得到何等的荣耀!

-未完待续-

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