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偶的原则(二·)

 

亲爱的听友,今天和大家分享来自网络的一篇文章《择偶的原则2》

 

在前一期文章中,跟大家分享了择偶的蓝图,好像一个三角形,上尖下宽,最尖端的是外表,依次下来是他的背景、他的个性、品格,最底下的是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择偶蓝图就是越底下的条件越重要。人生观价值观与信仰息息相关,因此双方有共同的信仰是最重要的。除此以外,品格与个性也挺重要,相对次要的是相貌、身高等外在条件。当然也要留意对方与家人是否能和睦相处,能不能成为好父母、好伴侣等等。今天让我们继续上期的话题,来看看真正的爱情是怎样的。欢迎收听。

 

择偶成功的关键不止在于找到一位理想的对象,更是要预备自己先成为理想的对象。择偶的条件都要先用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成为一个合适的配偶。你希望找到一个很温和、很有礼貌、很谦卑、很上进的对象,那你自己就要先成为一个这样的人。

 

现在很多人选择配偶的条件都是很现实的,优先考虑的是车子、票子、房子这些物质条件,把这些作为主要的考量因素。当然,谈情说爱不可能只要爱情不要面包,物质条件也是需要考虑的条件之一。但如果是以那些物质条件为主要考量因素,而不注重两个人之间是不是有真正的爱情,那这样的婚姻基础是很脆弱的。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能够负担起家庭的经济责任,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东西,前面已经说过了。

 

在自由开放的后现代社会里,无论日常生活、传播媒体、商品广告,各类的聚会等无时不刻都在谈论爱情。但到底真爱是什么?你可以想象有一朵花,花蕾中有个十字架,代表我们爱的中心是基督,是圣经的真理。花蕾的四周,有四个花瓣,一个花瓣是激情,一个花瓣是亲情,一个花瓣是友情,另一个花瓣是真情。所以真爱是以激情、亲情、友情和真情为花瓣,基督在中心做花蕾,缺一不可。

 

花瓣之一激情——激情就是“我要你!”属于身体欲望或感官层次上所产生的异性相吸或来电或一见钟情之爱。单单靠着激情想占有对方的男女之爱的话,时间久了吸引力过去之后就不来电了。如果光靠激情维持婚姻的话,这婚姻是不能长久的。在婚姻里面不能没有激情,也不能没有浪漫的两性关系。但这只是真爱之花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花瓣之二友情——友情就是“我喜欢你!”处于彼此欣赏,或是互相喜欢的层次所产生的欢喜相聚,知心良伴之爱。喜欢上一个人,就会喜欢跟他彼此做伴,共度良辰,谈情说爱。这就是我们常说夫妻除了有激情之外还要有友情,夫妻也可以成为好的朋友。好朋友就是你们很喜欢一起做一件事,吃到好吃的,你想要和他一起分享,无所不谈,两人在一起很舒服。夫妻是花最多时间朝夕相处的,若夫妻不是好朋友,就很惨了,两人会“相敬如冰”。所以,除了激情,还要有友情。

 

花瓣之三亲情——亲情就是“我需要你!”当有需要的时候,你会想起找对方,就像小时候有需要的时候找父母一样。现在你结婚了,你有需要,你会来找你的太太或丈夫,他会供应你,会照顾你,会保护你。男女相爱,一定有需要对方的地方,而且能够不害怕,能够表达你的需要是什么。然而,仅仅到亲情维持的男女关系容易形成单方面的依赖,或者成为仅为了彼此的责任而感到无奈。

 

花瓣之四真情——真情是“你需要我!”。满足对方,成全对方的委身所产生的牺牲、奉献、不求回报的爱。爱到至极,就愿意为对方全心付出,放下自己,恒久忍耐。男女相爱到达真情的层次才能经得起持久和严峻的考验,即是患难见真情。但男女关系里单单有忘我无我的真情之爱,却完全不正视自己正常的情欲、感情需要,就等于丧失了真爱之花的其他部分,最终也是难以为继。

 

以上这四片爱的花瓣,固然是缺一不可。在培养经营的男女关系中,要全面发展出激情友情真情亲情的爱,才能够完整坚定而稳固。

 

爱是我们彼此喜欢,互相需要,夫妻生活在真爱中,就能同甘共苦,天长地久。因此,我们还是用一个金字塔来解释。最底下最基础的是真情,往上是亲情,更上面是友情,最上面是激情。但是发生的先后次序是倒过来的。通常两个男女之间会先有激情,接下来慢慢培养出友情,慢慢成为亲情的亲人,最后发展出真情,真的能为对方舍己。

 

有人说夫妻之间过日子,就像一双筷子,谁也离不开谁。所有的酸甜苦辣都能一起尝。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提到的“真爱的特征”,要是所有人都能照着保罗所提到的真爱的特征而努力的话,真的能不计算人的恶,不轻易发怒,凡事忍耐,凡事包容等,那很多夫妻的问题都能化干戈为玉帛,能爱得更深。

 

亲爱的弟兄姊妹,希望你也能拥有这样的爱情,爱是从神而来,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让夫妻关系、家庭孩子,都享受从神而来的爱。

 

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