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预备我服侍这些人——芥菜籽事工

每一个家长在孩子患病,最初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他们的生活是黑暗的,包括我们去病房看的时候,不能张嘴,一张嘴就哭,一张嘴就泣不成声,怕孩子很快就离开自己了。那种无助的眼神,无法用言语去形容了。

 

病孩家长:孩子5月30号也查出白血病,我当时来的时候是晴天霹雳,根本就受不了整个事实。当时确诊的时候,我说:“不诊了吧!”我们一方面是没资金,是不是?我说,我一家人就像旅游一样,开着车子(跳)到那个河里面去。心里就是这样(想的)。

 

病孩家长:就感觉天塌下来了,想到我的孩子怎么会得了白血病?我心里太痛苦了!

 

她们的恐慌来源于对疾病本身认知的一个空白,就觉得生了白血病就是癌症,就是人财两空治不好。一个孩子患病,一个家庭顿时就觉得进入了深渊,就感觉到天塌下来了。其实白血病它不是不治之症,我自己在20年前缺医少药的年代,经济匮乏,所有信息都匮乏的年代,我都已经能治好了。

 

我到病房里我做这个群体的服务,更多的是让他们在我身上看到了希望。这个群体是会有一个心理方面的需求,另一个就是经济方面的需求。我们助医小家提供的住宿和做饭,是弥补了他们生活上面的需求。

 

病孩家长:我们到小家来了,油盐米什么东西都是美姐提供的,我们没有租房子,就在美姐家住。给了很多的帮助和安慰,鼓励我们。只要孩子稍微好一点,她们就带我们出去玩啊,散散心啊。后来看到孩子好转了,心情也就放松了。

 

病孩家长:当初我孩子得这个病的时候,我觉得天塌下来了,很严重!我觉得已经不能活的感觉。她就跟我说:“你不用担心,我本来也是个白血病,比你这个严重很多。但是我都能好,你孩子一定能好的……这样的话,她不停地鼓励我、安慰我,也不停地跟孩子说。所以说,这样的话,我心里就不慌。慢慢的,就知道怎么照顾孩子了,心情也会稍微变得好一点。

 

武美:我们有新老病友的家长分享会,通过分享、聊天,大家相互的借鉴经验,彼此的搀拉,这样给到家长一个喘息的服务。然后也让家长能够释放,在这地方能够尽情的释放情绪,缓解压力。还有一个白妈手工坊,白妈手工坊就是白血病儿童跟家长,通过做手工缓解焦虑,重建自信和成就感这样一个项目。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小额资助,针对特别困难的家庭,我们提供5千到1万的小额资助。

 

医生:白血病的治疗是一个相对比较长的周期,它从一开始的确诊,到前期的化疗,到后面的维持的这种治疗,都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我觉得武美她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我们的病人家长都喊她美姐。她本人就是白血病的患者,康复以后的康复者。那么她在康复以后,再回到社会,再回馈社会。她在我们的周边,已经住了十几年了,一直在帮助我们的白血病的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

 

护士:美姐她也是我们科的算资格很老的一个老社工了,在外面这边也经常对外面血液病的小朋友,进行一些心理方面,还有比如说外面手工、绘画,还有知识的一些宣教。所以她对外面小朋友来说,也算是武美妈妈了,也是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从2015年到现在,美姐每年帮助的家庭达到了170多个,500多人次,到现在将近有几千个被服务过的白血病患儿家庭。

 

说起我为什么做这个事情,还要从2005年7月份,我第一次去探访一个12岁的白血病小女孩。我看她家里很脏、很乱,根本就不是白血病孩子可以住的一个地方。我就很担心,我就跟她说,白血病化疗以后护理很重要,卫生非常的重要,一旦感染了会花很多钱。当我把这一系列的事情简单地跟家人分享过以后,这孩子的爷爷抓着我的胳膊,说:“闺女啊,你能跟俺讲这些……”他用皖北的土话就说:“闺女,你能给俺讲这些,比给俺多少钱都好啊,俺心里面都感觉得劲儿一样的。你都不知道俺这孩子自从生病过以后啊,到井台去打水,人家都躲着俺。去借钱,人家讲:“谁敢借给你?你家就是个无底洞。”当爷爷讲完这一番话的时候,我真的很震惊,我没想到我一个普通的、平常的一个探访,简单的几句分享,就能给这个家庭带来那么大的安慰。

 

我在教会里面学了一次课程,说“什么是你的使命?”那个牧师就讲,“”让你负担最重的,让你经历最深的,让你眼泪最多的,让你最放不下来的,这就是你的使命。他说上帝造的每一个人都有使命,每一个人都不可忘记你的使命,要为你的使命去活。然后我就在想,让我放心不下、让我经历最深的是白血病,让我眼泪最多的也是白血病,因为一个白血病让我家破人未亡,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然后让我负担最重的,还是白血病这个群体;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白血病。

 

然后就这样,我就下定决心鼓起勇气,在2015年4月份,我就关了家里面的店,背着个包就来到了合肥。然后白天去病房里面,给家长讲我的经历,讲我的见证,给他们提供心理的安慰,以及筹资的途径,还有一些文案,这一系列的很实际的生活帮助。晚上又去带这些家长,通过做手工陪伴他们,有时候让他们到我租的地方去做饭,陪她们聊天。后来就介绍她们信耶稣。开始一个家庭、两个家庭,到后来我记得差不多半年以后,就有二十几个家庭,二十几个妈妈。

 

我们团队很小,小到就像一粒芥菜籽一样。我们都是姊妹,都没有任何的背景,又都不是那种特别有能力的人。都很渺小,也不善言辞。如果不是上帝的引导和带领,我们根本走不下去。最人我欣慰的是,孩子的家长好多都愿意信耶稣,她们的生命跟上帝发生了碰撞,她们在主耶稣里面收获到安慰。当时,我只要一听有人愿意信耶稣,两眼都放光。因为我明白,人真正的帮助从哪里来?只有她们的心灵跟上帝有连接,只有把他们的问题带到上帝面前,才是最终的、终极的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因为他们不信耶稣,我觉得我做的都是草木禾秸的,不是金银宝石的。我觉得我所有的这些包括人文关怀也好,经济资助也好,以及生活的帮扶,都是把他们引向上帝的一个途径。因为上帝也说,你们要用百般的恩慈,把人带到上帝的面前,用各样的智慧把人带到祂的面前。

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