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所喜悦的女儿-贾艾梅(1)

在印度这个佛教大国当中有着为数众多的基督徒,这是神的恩典借着那些甘愿奉献的宣教士用血汗得来的,其中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她被称为“印度雏妓之母”.她不但把福音传到印度,更为那里的庙妓﹑孤儿﹑妇女和一切接触到她的人付出了一生,她就是神的好女儿,基督的好门徒,我们的好榜样——贾艾梅。我们将按照时间顺序为您分享她在基督里的一生。

 

一八六七年十二月十六日,贾艾梅(Amy Carmichael)生于爱尔兰北部的一个名叫米尔斯勒的小村庄里。

 

艾梅家境富裕,父亲是爱尔兰纺织厂的东主。

 

父母均是虔诚的基督徒,是长老会会友。教会大部分的经济支持都来自贾家。

 

艾梅是家中七个孩子中的长女,父母对他们管教得非常严格,子女要绝对顺从父母的话,否则会受到严厉的责罚。

 

但是父母也非常疼爱子女,要他们受最好的教育。

 

他们请来家庭教师在家中教导子女,所以艾梅有一个敬虔而快乐的童年,她自幼喜爱动物,家中有丰富的藏书,“天路历程”是艾梅最爱读的,她非常爱诗,也试着写诗。

 

一八八零年夏天,十二岁的艾梅离开家庭成为寄宿生,被父母送到寄宿学校读书。

 

艾梅在校读书三年以后,在一个聚会中,一首简单的圣诗“耶稣爱我我知道,因为圣书告诉我……”,诗歌的第一句就像成千的天使唱向了她的心。

 

耶稣爱我”,是的,但我接受了那爱吗?她从未邀请耶稣进入她的心中,这是她的第二次机会。

 

十字架上他所受的痛苦似乎压碎了她。是的,她要向耶稣打开心门。

 

突然间,她身上的枷锁全都脱落了,她现在明白了约翰卫斯理所看重的基督徒的重生是什么了。

 

她的灵魂飞上了高天,她被提升起来,以往的年月似乎都成空了。

 

她像一个朝圣者进入沙漠,远离了人的爱,因为她已经找到了神。

 

一八八四年学年结束后,父亲来接她回家,回到爱尔兰,艾梅并没有忘记她接受耶稣作她救主的决定。

 

 

但如何事奉他呢?

 

一次她和母亲在茶橱窗里面,注意到一个小女孩将脸贴在橱窗的玻璃上,当她们离开的时候,艾梅看到小女孩的衣服又薄又脏,还光着脚,在这阴冷潮湿的地上光着脚,她是那么寒冷,那么饥饿,那么贫穷,又是那么可怜!

 

晚上,艾梅在她温暖的房间,她向神求告她该怎么样来帮助这个小女孩。

 

又一个周日上午聚会后,她和两个弟弟在路上帮助一位老妇人扛重物,但和他们一起回途的会友见他们穿着那么整洁美丽的衣裳,却为穿着破烂的老妇提包袱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使艾梅深感羞愧。

 

老妇人是肮脏的,穿着破旧。

 

艾梅心想:“这些体面人可别想我们贾家是与这样的可怜人来往的。”

 

突然,神的话像雷声,一个声音隆隆作响:“若有人用金、银、宝石、草木、禾秸在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因那日子要将他表明出来,有火发现,这火要试验个人的工程怎样,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赏赐。”哥林多前书三章十二到十四节。

 

艾梅麻木的反应着,但是谁在说?

 

当天下午在房间内,她一遍一遍的问自己,几个小时后,她明白她确曾听到了声音。

 

这事只有一个意义:“……这火要试验个人的工程怎样……。”

那么她的工程如何呢?

 

今天她被要求作一件善行,而她却用自己的困窘羞辱了那件善行。啊!我的神!让我用金子服事你

 

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这个经历,但她立刻开始奉献她的金子。

 

从那天开始,她全心投入服事,忠心教主日学、上夜间圣经学校、参与女青年会(Y.W.C.A.)的服事。

 

艾梅在家的日子,因为目睹许多贫穷的孩子,于是邀请邻居的孩子进来,教导他们认识圣经,鼓励他们恒常读经祷告。

 

用玩游戏、说故事款待他们,圣经故事就在欢乐中编制进去了,她有六个弟妹,有许多招呼年幼孩子的经验,所以当孩子们热烈响应那是毫不奇怪的。

 

她的弟妹们也参与进来,艾梅心中清楚这些邻童是蒙了恩典,但尚有其他的孩子更需要耶稣。

 

她怎能忘记在茶橱窗外,那单纯又衣衫褴褛的孩子那可怜的目光?

 

艾梅也志愿和牧师在周六晚间访问贫民区,也开始接近那些在马路上游荡的孩子,并邀请他们来聚会。

 

神话语的总是夹在活动中供应着。

 

消息传开后,愈来愈多的孩子加入,艾梅知道她的能力来自耶稣。

 

她更加努力作工,很快的成立了男孩子的“守望会”,这些孩子们宣誓固定读经、祷告。

 

每星期六早上聚集,彼此交换一周来的成功或失败。

 

艾梅又帮助在磨坊工作,称为“披肩女郎”的女孩子认识耶稣。虽然披肩女郎信了主,但传统的英国教会容不下这类出身低下阶层的人。

 

艾梅为此祷告,最后买了一块地,建了一间简单的聚会点。

 

他们的工作发展很快,经济上的开支也不断增长,钱从哪里来呢?

 

艾梅放弃当时惯用的卖物筹集金钱方法,她相信神的工作,神必然会供应一切需用的金钱。

 

她相信神是不吝啬赐福的神,只要事情出于神,必然会有美好的预备。

 

一八八五年,艾梅十八岁时,父亲贾大卫的生意出现问题,家中经济发生重大的困难,孩子们再不能上昂贵的寄宿学校,子女们只能留在家中学习。

 

不久,父亲因感染肺炎离世,艾梅变成家中的帮手,协助母亲照顾年幼的弟兄姊妹。

 

一八八六年,艾梅被友人邀请到苏格兰去,他们特别到英格兰的格拉斯哥,出席在那里举行一年一度为期三个礼拜的开西聚会(Keswick Convention)。

 

艾梅渴慕主话,追求灵命进深,此次参加开西聚会对艾梅的一生起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她在大会中学习到灵命长进的秘诀,乃是“向世界死”。

 

什么叫做“向世界死呢”?在她眼中,时装、华丽的衣服装饰品、奢侈品均是属于世界的,因此她决心过简朴的生活,摒弃一切属世的欢娱。

 

回到家乡,她拒绝了母亲带她去采购衣物,这些物品是精致的虚荣。

 

她心中充满了保罗对提摩太所说:“愿女人廉耻,自守,以正派衣裳为妆饰,不以编发、黄金、珍珠和贵价的衣裳为妆饰,只要有善行。……”

 

艾梅明白在这次聚会有一些重要的改变发生在她身上,使她成为生活在、呼吸在神话语中,并而被领向一个基督徒的新生活。

 

一八八七年开西聚会在艾梅家乡举行,邀请了知名的宣教士戴德生,他于一八六零年间赴中国大陆宣教,成立中国内地会,深入中国大陆传教,传教士都穿着当地服装,并且讲当地语言。

 

在一八八五年剑桥大学的“剑桥七杰”自愿投入中国的事工,在英国社会曾引起了极大的注意。

 

在大会中,戴德生站起来大声疾呼全世界有十六亿五千万人未得救,每天有五万人的灵魂沉沦,每一天五万人啊,每一小时,世界上都会有四千人死去,他们没有基督,没有盼望地跨进死亡的门槛。

 

在开西聚会,艾梅证实了她以前所听说的:“所有教条式的拦阻都要避免,目标是圣洁,自我必须被降低,克服最小的罪,挪开苦毒及仇恨,每一时刻与主同在,仰望神的能力胜过每一个软弱。

 

开西聚会决定派出宣教士,艾梅十分兴奋,她有这个荣誉吗?

 

神的话语临到她,哥林多后书第十二章九节:“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诗篇一二一篇八节:“你出你入,耶和华要保护你,从今时直到永远。

 

艾梅自问如果神呼召我前去,我难道不愿意吗?向未得救的异教徒传福音影响到她在本地的服事吗?

 

一八八九年,艾梅和母亲被朋友邀请到英国的曼彻斯特。

 

艾梅在贫民窟工作,带领工厂女工信主。当地的环境非常恶劣,治安也不好,但艾梅却甘之如饴,视之为宣教工场上的训练。

 

可惜后来因为健康的问题而被迫停止。

 

艾梅因关心本地工厂女工,开始有服事她们的聚会,这时女工大量涌来,原先所借的教室已不够使用,艾梅发动女工为此事祷告。

 

奇迹似的,一位有地位的妇人捐赠了五百英镑作为建铁皮聚会所的费用,艾梅又说服一位富有的工厂老板捐献了所需的土地,完成后,有些人称为“锡安会幕”。

 

艾梅称之为“欢迎所”。一周内的每一天都有活动,周日有圣经课程及日光乐队,周一诗班练唱,周二夜课,周三姊妹会,……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三是传福音聚会。

 

有超过五百人的聚会及活动,艾梅需要许多助手及金钱。女工们也出售自己的手工艺品来帮助募款。

 

欢迎所在英伦三岛的基督徒中负有盛名,艾梅甚至被邀至曼彻斯特,为那儿的女工开办欢迎所。

 

一八九一年九月,哥林多后书第九章八节“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的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

 

艾梅深深的被这章节影响了,她将这话记录下来,一旦神向她显明他的计划,她打算立刻投入神的工作。然而,那一年的开西聚会她祈求神把她从不断的内心的压力中释放出来。

 

威尔逊先生是开西聚会的创办人之一,艾梅在开西聚会中认识了他。二人一见如故。

 

原来威尔逊先生是一位孤独的鳏夫,唯一的女儿约在艾梅这样的年龄时死去。他遇见艾梅后,就把她看为逝去的女儿。

 

威尔逊在征询艾梅母亲同意后,艾梅就搬到他的湖区大宅中居住。

 

一八九二年一月十三日,艾梅住在格兰吉陪伴威尔逊先生已近两年了,她看来似乎是平静的,但尚未有喜乐。她耐心等候。

 

在夜间,艾梅忽然清楚地听到神的呼召说:“往普天下去”;这声音重复了多次,艾梅知道这是从神而来的呼召,要她往普天下去传福音。

 

事实上,自从艾梅在开西培灵大会上听闻异教徒的情况,为此事祷告已有四年了。不过在艾梅的心底,她仍有很多挣扎。

 

威尔逊先生对她视如己出,对她倚赖日深,她岂能置他于不顾呢?她能一走了之,不协助母亲照顾年幼的弟妹吗?她个人的健康不佳,她能到远方异教徒居住之地吗?

 

艾梅心里很矛盾,于是写信与母亲分享。

 

母亲这样回复她的信:“这些年间,神把你借给我,只有他才知道你对我多么重要,你是我的力量、安慰和喜乐。

 

在忧伤中,你是我的支持和安慰;在孤单中,你是我的同伴;在喜乐时,你与我一同欢欣。

 

亲爱的,神要你离开我的身边,我岂能对他说‘不’呢?亲爱的艾梅,你不是属于我的,你是属于他的,我甘心乐意把你交托给他!”

 

威尔逊先生与贾太太一样心爱艾梅,不舍得与她分离,但他们都相信艾梅是神的女儿,他必然会看顾保守,故此都支持艾梅的宣教决定!

踏 上 征 途

 

不单母亲和威尔逊先生支持艾梅到异地宣教去,开西大会主办方也答应在经济上支持她,使贾艾梅成为开西大会的宣教士。

 

然而直到此刻,艾梅仍不知道要往哪里去。艾梅原想申请加入戴德生先生的中国内地会,后来因为健康的问题没有被批准,只好回到威尔逊先生家里。

 

在艾梅领受宣教呼召一年后,她忽然觉得神要她到日本宣教。在日本,她不认识任何人。

 

威尔逊先生认识一位在日本的宣教士,于是替艾梅写信去查询,但对方的回复尚未来到,艾梅已踏上征途。

 

未完待续…。

 

《本文选自网络》

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