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你往何处去?卷三(4):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下)

作者:葛培理

 

基督徒对受苦之人的看法

 

第八:基督徒应关心四周受苦的人

 

关心贫民窟和贫苦的邻居,协助慈善机构减轻人间疾苦。

 

许多人把有用的时间花在不切实际的计划上,对眼前的贫苦人的需要反而一毛不拔。

 

谁是我们的邻舍呢

 

一切与我们最接近的人都是:可以是自己的丈夫、妻子、孩子,也可以是住在隔壁的那些人。

 

我们的邻舍,可以先从最近的开始,然后轮到本城或自己的同胞,然后是世界其他地方的人。

 

这都是我们应关怀帮助的邻舍。

 

我们的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便应给人帮助

 

圣经说,耶稣四围的人都喜欢听他

 

耶稣无论走到哪里,就医治患病的人、安慰忧伤的人、鼓励灰心的人。

 

几年前,一位英国圣公会的主教告诉我,英国今天的社会福利机构,没有一个不可以溯源于过去已有的一些福音复兴运动,连防止虐畜会也不例外

 

凡是基督徒都会关心设立医院、孤儿院、老人院等慈善机构,帮助社会上的鳏寡孤独

 

凡是基督徒不但会关心自己的同胞,也会关怀别的国家的需要,支持有声誉的国际性社会福利团体,去帮助不幸的人。

 

应注意的是,捐钱给一个机构,你作为上主的管家,应该留意这些钱怎样用出去。

 

有许多负责任的慈善工作值得我们支持、代祷;但也有不应给予支持的。

 

圣经没有告诉我们避世,而是教导我们入世,应与他人一齐来帮助不幸的人

 

上主需要社会工作者、监狱官、慈善工作者、警察、医生、护士以及千百种帮着减轻人类痛苦的职业。

 

爱你的弟兄

 

第九:基督徒之间应亲爱如弟兄

 

信徒都是天父家里的人,应本超乎世间的爱去爱他们。

 

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人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约壹三14)。

 

我们要爱仇敌,甚至爱迫害我们和“捏造各样坏话毁谤我们”的人。

 

但是我们最大的爱是爱主里的弟兄姐妹,也就是一切信主的人。

 

主耶稣说:“你们要彼此相爱,象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约十五12)。

 

圣经也教导我们彼此服事:“弟兄们,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事”(加五13)。

 

主啊,求你帮助,

使我能忘记自己为人活;

就是跪下祷告时,

也为他人代求。

帮助我,在一切的工作中

都能城实,都能真;

明白为你作的一切

都是为了他人。

为他人,主啊,为他人,

让这成为我的座右铭;

让我能长为他人而活,

活出基督来。

 

圣经说,基督徒之间有责任互为榜样

 

保罗说:“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提前四12)。

 

这不是建议可以由你决定做不做而是命令一定得遵守;也不是可听可不听的劝告,而是应履行的责任。

 

我们都应做个模范基督徒

 

圣经又说,我们应该彼此饶恕,“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弗四32)。

 

主耶稣说过,你若不饶恕你的弟兄,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罪

 

他又说,“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可十一25)。

 

圣经又告诉我们,不要论断人,不要做弟兄的绊脚石

 

圣经说,我们应彼此顺眼,看他人比自己强

 

我们应该“恭敬人,彼此推让”。也就是尊敬他人,让人走在前头,自己走在后面。

 

我的岳母在世上的最后六年,因心脏病发后得坐轮椅。

 

我的岳父钟仁溥医生,本为十分活跃的运动员、医生、作家和传教士,现在全心全意照料我的岳母。

 

有天他告诉吾妻:“这是我们二人一生最快乐的时光。能照料你的母亲,是我一生最大的光荣。”

 

凡是见过他怎样照料妻子的人,都知道他说的是心坎里的话。

 

基督徒也应该分担彼此的重担

 

有的担子必须自己担,别人担不了。

 

他要是不理,便不会有人理。

 

可是,有些担子,例如忧伤、不幸、试炼、孤单,心灵的苦恼,家里有人吸毒、坐监、或者小孩失踪,这一类的担子,朋友是可以帮助的。

 

不过,不要为这些担子忧虑、应该把它交给天父,仰望他给我们力量支持下去

 

可是,我们也有责任帮助他人挑起担子。

 

圣经说,基督徒应彼此相顾

 

我们有责任照顾孤寡,帮助穷人

 

圣经说,圣徒缺乏要帮补,客要一味的款待;接待远客,为圣徒洗脚,安慰受苦的

 

主耶稣说:“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施比受更为有福。”“捐得乐意的人是上主所喜爱的。”

 

这些都是基督徒之间应尽的社会责任。

 

待人应仁爱

 

最后:基督徒应该仁爱

 

仁爱是基督徒最重要也最伟大的一种品德。

 

我们信仰基督,这种信仰的力量,有时候会让我们觉得,只有我们才对,别人都是错的。

 

要是我们信念的所本是圣经,是圣经教导的“你们应该”和“你们不可”的原则,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意念,这种倾向与感觉当然很好

 

不幸的是,教会里面许多不同的派别,常常互相攻讧,走人的道路;沆瀣一气的人组成的小团体,坚持对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题目的看法,大家都说只有他们讲的才对。

 

已故H·艾朗塞德博士说得好:“谨防错把成见当成了我们的信仰。”

 

对邪恶、罪恶和错误的事,我们深恶痛绝,我们不能宽容罪。

 

很可惜,这种值得称赞的对罪的不宽容,太容易转变成为对罪人的不宽容

 

主耶稣恨恶罪,但他爱罪人

 

不久前,有位很有宗教背景的人,告诉他的电视观众:“你们没有见过耶稣和有问题的人在一起。凡是在基本观念与态度上不是耶稣认为可敬且正当的人,耶稣都不和他们来往。”

 

我听了后觉得很有趣也十分惊讶

 

以他的背景,应该知道耶稣从不害怕与人来往,不管他是谁。

 

文士和法利赛人批评耶稣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他乐意帮助人与他们交谈,听他们倾诉,不管对方是谁,税吏也好、强盗也好、有学问的人或者妓女、贫与富、一律欢迎。

 

连耶稣的门徒都不赞成耶稣与之交往的某些人。

 

这些批评与反对,丝毫未减耶稣对人类中穷苦、瞎眼、挣扎求存的每一个人的怜悯与慈爱

 

主耶稣心胸之广被与开阔,人世间实无其匹

 

他知道自己是谁,确知自己来到世上的使命

 

这种坚强、确定、不能动摇的信念,使他能与任何人来往,但不受其感染

 

我们因为害怕自己的观念被攻击,才不愿意听别人不同的看法。

 

主耶稣没有这种害怕不那么小心眼也不用为了自己的安全而远离谁

 

他知道怎样去爱人同时站稳立场我们应向他学习

 

他为我们立下了辉煌的榜样坚守真理且有无限慈爱

 

他离世前告诉我们:“你去照样行罢”(路十37)。

 

以上所说为基督徒社会责任的荦荦大端者。

 

我们不可以遗世独立,过隐士生活;我们是社会的一员。

 

这也是为什么主耶稣常常教导我们一些待人接物应持的原则

 

查考圣经、阅读圣经、实行圣经的教训,这样,你才能向迷失方向、无所适从的世界,发挥那住在你里头的基督改变人心的力量。

 

未完待续…。

 

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