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好爸爸:15 十二个有效教养的基本法则(上)

 

有效的教养

研究证明,为子女定出界限和尺度有诸多好处,其中之一就是他们可以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许多儿童心理学家会告诉你,父母不给儿女合理的尺度与界限,儿女以后很少会有“满足”感。可是要如何用聪明有效的方式,前后一致地为子女定出适当的尺度以及适龄管教呢?坊间也有一些非常好的书可以参考,如杜布森(James C.Dobson)的《勇于管教》(The New Dare to Discipline)、福乐(Larry Fowler)的《培养属灵的新世代》(Rock-Solid Kids)。不过现在我们只要先了解十二个有效教养的基本法则。

 

1.管教的目的在于教导而非处罚。这一点非常重要。有时候,特别是当孩子无法理解他们做的事情不对时,就必须施以适当的处罚(回房间反省、禁足、不准他开车,以及任何最适合这个情况的做法)。所有管教的目的应该是教导子女辨别是非对错,而这需要好好说明他做的什么事情是错的、为什么错,以及他要如何把事情做对(收拾残局、向妈妈道歉请求原谅、赔偿打破的东西等)。只处罚而不清楚说明孩子做了什么错事,是残酷的惩罚。

2.绝对不在愤怒中管教孩子。当然,你可能生气儿子或女儿弄坏你最好的一只手表、手机或高尔夫球杆,但是要记住,东西永远可以再买,孩子却是独一无二的。所以,生气虽是正常的,但不可以在气头上管教孩子。说得更清楚点,就是绝对不能打小孩(或是老婆)。绝对不行。我知道大部分爸爸都没有这个问题,但是你若知道现今还有不少虐童(和虐妻)的情形,肯定大惊失色。所以我要重申:绝对不可以打小孩。而且不要怒气冲冲地管教小孩,这么做只会收到反效果。

3.依犯错程度施以适当的管教。要确定你施加的管教对儿女的行为、年龄、成熟度来说是适当的。如果你对相对而言的小错误施以重罚,万一孩子以后做出比较严重的事,你要怎么处理?假使你一直没有管教,在应该重罚时却只是象征性地惩罚一下,那么孩子要如何知道他的行为会有真正不好的后果?

4.管教要有一致性且公平、公允。我家的孩子总是说:“你对谁谁谁都比对我宽容。”可是我和妻子真的是尽可能对所有孩子公平一致。我们都认识一些朋友,他们觉得父母比较喜欢哥哥或妹妹或其他任何人,有时候他们的说法可能也没错。基本上,他们觉得父母爱自己比较少,因此自己比较不可爱。有的人永远克服不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就连一点点偏心的心理负担都不要给孩子吧!我们必须充分平等地爱每一个孩子,而且必须用公平的方法管教他们每一个人。

……

-未完待续-

 

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