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带来医治:15 防卫行为

 

在上一回我们谈到,当我们不能与人相连时,会有一些防卫的行为。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在酷寒的冬天穿上一件温暖的外衣来保护自己是合宜的;但是当夏天来临时,我们就应当脱去外衣来享受那温暖的阳光。我们常穿着心理上的外衣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但是当上帝将我们迁到了一个温暖的地方时,一件厚外衣就会制造问题而非解决问题。我们已不再需要它了。

 

上帝应许在他家中赐给我们新的关系,但我们必须着力于脱去我们的外衣以享受这新的温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外衣”来保护自己避免相连。以下是一些较常见的。

 

否认

 

否认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人们借否认某一个人的问题或某一情况的存在来避免面对。一个最常见的避免相连的防卫法就是否认自己需要别人。如果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或是长大后,未能获得好的、安全的关系,他们就学会否认对这样的关系之需要。为什么要去得那得不着的呢?他们逐渐泯灭了对这需要的认知。

 

注意我说的是泯灭对这需要的认知,而非需要的本身。只要他们一息尚存,这需要总是在那儿,因为他们是按着上帝的形象创造的。但这些人可以对此需要的呼喊装聋作哑。

 

我永不能忘记一位作律师患者,他因忧虑与暴怒症状而入院治疗。他在住院的第二天说:“需要是什么玩意儿?我不需要任何人。”然而,当一星期一星期逐渐过去,我们发现他那一组只要一谈到孤单这题目,他就会离席去要颗镇静剂!许久之后,他开始认识到这些讨论之所以对他困难,是因为使他近乎经验到他那久已遗忘的对别人的需要。当他逐渐放弃否认自己对关系的需要时,他开始与人相连。他发现“无敌金刚也需要爱”!

 

贬低爱的价值

 

贬低可得到的爱的价值,是许多挣扎于情感孤立的人所用的一种防卫。其运作情形如下:“爱”会出现在他们面前,但这些人并不回应,反倒贬低其价值或减低其重要性。有时他们会将具正面意义的事物改为负面的事物。他们会说:“你并不是真的关心。”这是一个很可怕的防卫,因他们是将自己所最需要的东西推开。

 

在福音书中,亵渎圣灵是唯一不得被赦免的罪。圣灵,恩典的灵,在第一世纪的世界中借着证实耶稣是谁来吸引人归向上帝。但人不但拒绝圣灵的恩典,他们把好的变成坏的,对爱离得远远的。这样的罪不得赦免,因为这罪使人离开恩典。

 

拒绝人的爱不会不得赦免,但结果一样受苦。当我们拒绝或亵渎人的心灵时,就是贬低爱的价值。就如我们执意停留在孤立中,而让爱痛苦地看着我们。又像我们快饿死时,有人给我们一块牛排,而我们说:“恐怕有毒吧!”因我们贬低爱的价值,我们只能停留在饥饿状态中,无法获得食物。我们孤立是因为害怕爱的风险太大。

 

投射

 

投射是把自己的想法、感觉及态度归因于别人。有时候我们会投射我们的需要在别人身上,而不是自己掌握之。《圣经》上说我们要“用上帝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林后1:4)。这是假设我们已经掌握了自己的需要,并知道这需要是什么。

 

有时候我们的需要只得到一种替代性的满足,是因为我们将需要投射在别人身上,而非自己掌握。而给予者的付出,也并不是因为自己已经领受得很丰盛了,他只是因为有需要而付出。我们必须要小心掌握自己的需要,不把它投射在别人身上,因为我们无法因此得到满足。

 

相反反应

 

相反反应是一种防卫机制,很多时候,人会表现出与需要(常常是无意识的)完全相反的感觉。举例而言,孤单的人表现得特别独立。他们看来特别坚强并反对依赖或需要别人。这样的人可能建立一种拒绝关系的神学,对自己的需要背道而驰。

 

狂热

 

狂热是心理上的一种兴奋,表现为以生理心理过动、行为失序、情绪起伏。如果一个人够忙,他就可以否认自己对关系的需要。他们如果可以做一切事,他们必定没有需要了。有些工作狂就有狂热的倾向。

 

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是把事务理想化的一种行为。这种防卫机制与我们前面谈到的幻想很像。很难坠入情网或维持爱情的人,有时候是受理想主义之苦。他们寻找一个理想的对象,期望他能满足自己一切的需要。这些幻想填补了他们的空处。一个非常孤单的人会迷失在自己的幻想中,而一个理想主义者是在寻找“理想”的另一位。

 

替代

 

替代就是以另一个人或物取代。当人不能得到真正的关系,他们会找一些别的人或物来代替。正如前述,沉溺是对真我需要的取代。药物、食物或性是对爱的一种替代。人用这些替代来防卫自己对上帝与人真正的需要。

 

告诉别人要悔改及停止某种行为是一件好事,但除非那人的需要满足了,否则不当的行为还是会回来的(参考路12:1)。这人的需要就是上帝及他人的爱。

 

学习上帝的方法

 

过去的伤害、扭曲的思想、及防卫机制都是人类堕落的直接结果,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圣经》直截了当地论到这三者。

 

对我们相连感的伤害不但摧残那被伤害的人,也摧残他们周围的人。

 

亲爱的朋友,不知道您对我们今天的分享,是否看见了一些相似的或熟悉的行为,盼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带给您更大的帮助。愿神赐福给您。

 

资料来源:良友电台

-未完待续-

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