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带来医治:53 经由认罪表达真我
悲伤
悲伤指出受伤和失落。我们生活在一个令我们受伤,并时常失去人与物的世界里。悲伤帮助我们放手。如果我们压抑并否认悲伤,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沮丧,没有解决的悲伤会导致沮丧,以及一大堆别的症状。
《传道书》的作者说:“忧愁强如喜笑,因为面带愁容,终必使心喜乐。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传道书7:3-4)诗篇30章5节说:“一宿虽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悲伤是走向喜乐的途径。因为悲伤指出一个人需要处理的伤害。
当人否认他们的悲伤时,他们就是硬着心,失落了上帝的温柔形象。《以弗所书》4章19节说:“良心丧尽”。他们无法去爱、无法温柔,无法为罪忧伤,他们成为非常不敏感的人。
压抑伤痛导致许多症状,包括沮丧、心理问题,饮食失常等等。
苏珊二十多岁,他深受恐惧之苦,常在半夜因惧怕死亡而惊醒。她因为身为基督徒而如此觉得很羞愧,她试着背有关死亡的经文,却没有帮助。她完全无助。
苏珊唯一亲近的姐姐在她十五岁时突然半夜死亡,她父亲宣布从此不提此事,必须坚强。苏珊的伤痛没有解决,她想随姐姐而去?因为那是她爱的源泉。这希望深印心中,成为恐惧,而事实上,这是她的渴望–和姐姐在一起。
当我们谈起这件事时,苏珊开始为姐姐悲伤。她开始谈起这许多年一再否认的感觉。经过几个月正常悲伤的循环之后,她可以对姐姐放手。这件事应该在她15岁时就发生,但她家的规矩使她不能悲伤,延迟到如今。
当她处理悲伤时,她就不再对死亡恐惧,也不再有过去经常发生的沮丧。
对悲伤,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柔软。柔和谦卑也是上帝形象的重要一面。我们的悲伤,必须以各样代价去保护。如果我们不能感觉悲伤,我们就会太冷漠。
惧怕
惧怕是另一种负面的情绪,警告我们有危险了。这个危险可能是真实的,可能是想象的。但我们必须警觉到它的出现,并去面对和解决。
《圣经》告诉我们,不要惧怕,因为上帝保护我们。这是一个重要的选择。然而,若我们不警觉惧怕出现,我们就不会选择信靠上帝。有时候,惧怕的根本是不信靠上帝。
有些人否认惧怕,因此变成冷漠、不敏感、骄傲、竞争的人。我们若不是惧怕,又不信靠上帝时,我们的选择就只有信靠自己的能力。
否认恐惧,使我们忘记自己在宇宙中卑微的地位,使我们远离上帝。恐惧应该使我们来到上帝面前,使我们更依靠上帝,因此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恐惧,使我们有需要。
举例而言,如果我们没有受遗弃的恐惧,我们就不会有需要别人的感觉,我们就会对人冷漠。在婚姻中,若一方不怕被遗弃,就会如此。他会视另一方为理所当然。恐惧使我们与自己里边那易受伤的一面接触,恐惧也使我们需要别人、需要上帝。有时候,人会非常不敏感地对待别人,因为他们自己挡住了自己里面易受伤害的恐惧。
资料来源:良友电台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