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八福之四】有福了!饥渴慕义者
亲爱的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八福中的第四福。《饥渴慕义者有福了!》
饥渴慕义者有福了!
【马太福音5:6】
引 子
饥渴乃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反应,无论现在的生活条件多好,人们还是常会遇见肚子饿和口渴的情况。当你肚子饿的时候,就会想吃东西;当你口渴的时候,就会想喝水。尤其是在耶稣时代的中东,社会、经济不发达,以色列又是一个十分缺水的地方;因此,那里的人们经常要与饥渴抗争。
圣经常以人们容易体会到的生活事例,让人们知道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属灵事物。今天我们所读的经文就是这样:以肚子饿想吃、口渴想喝作为比喻,来帮助我们理解我们在灵性上,对属灵事物的需求。
圣经四福音中,主耶稣曾作过许多类似的比喻,祂把自己比作“生命的粮”,或“从天上来的粮”,祂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6:35)
这里说到人灵性中的两种反应:一种是饥,一种是渴;而这两种反应,都是为了一件事,是什么?不是为了没东西吃而觉得饿;也不是为了没水喝而觉得渴。而是因为“义”的缘故。中文和合本翻成“饥渴慕义”,就是说,内心因为爱慕“义”的缘故,有饥和渴的需求感。
但是“饥渴慕义”在概念上要怎么理解呢?要明白这一点,我们得先知道:什么是“义”。只有清楚地知道什么是“义”,才能够清楚“饥渴慕义”是什么。
一、什么是义
“义”这个词,中文常翻成“正义”、“公义”、“仁义”、“公平”、“公正”或“义”;英文是righteousness 或 justice。在太5:6中的“义”还带着定冠词,就是指特定的“那义”,或“那义者”。这里的“那义”或“那义者”到底指什么呢?
当司提反在大祭司面前作见证的时候,他说:你们的祖宗“把预先传说那义者要来的人杀了,如今你们又把那义者卖了,杀了。”(徒7:52)这里司提反两次提到“义者”,第一次是指施洗约翰为主耶稣作见证而被杀;第二次是指犹太人把主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两处的“义者”都是指主耶稣。
彼前3:18也说:“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彼前3:18)这里的“义的”是指主耶稣。
约壹2:1-2也这样说:“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祂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约壹2:1-2清楚直白地说到:主耶稣基督就是那义者。
只有这位义者,才能够为普天下所有罪人的罪作了挽回祭,成为我们的中保,把我们从罪中赎回来。
实在说来,宇宙间只有神是义的,除神以外,没有义者。而神是看不见的,只有神的儿子主耶稣把神表明出来,因此,在人中间,我们的主,祂是无罪的主,只有耶稣才能够、才配被称为“那义者”。
在神看来,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世上没有义人,连一个都没有(罗3:10),因为人人都有罪。只有道成肉身的主耶稣,祂降世成为人,祂没有罪,也从来没有犯过任何的罪,祂的言语行为是照父神的吩咐去作的,祂的所言所行是完全符合父神标准的。所以祂才能够称为义的,称为那义者耶稣基督。
二、饥渴慕义
现在我们对“义”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义”就是公正、公义;而只有神和祂的儿子耶稣基督是那“义者”,耶稣基督包含了一切的公正、公义。带着这种观念,我们来看什么是“饥渴慕义”?
既然“义”是公正、公义,那么“饥渴慕义”就是渴慕公正、公义;更具体一点,就是渴慕“那义者”耶稣基督,因为耶稣代表神的义。因此,我们认为这里所说的饥渴慕义,是指人对耶稣基督的一种渴慕,和信徒对耶稣基督正直、公义的行为的一种渴慕和追求。
这也就是为什么主耶稣把“饥渴慕义”摆在登山八福中的第四位。因为人只有认识到自己在神的灵里面贫穷,才能接受耶稣为救主,蒙恩得救。有了第一福,才能够进入第二福——因为发觉自己仍旧时常在罪里面,而失落了主的同在而哀恸;在这个基础上,灵性进入了更深的阶段,就是认识主耶稣那义者温柔的性情,知道只有在基督的性情里面,才能够活出基督的生命来;从而进入了第四福,才会如饥似渴地愿意模成“那义者”耶稣基督的荣美形像。
有人说,登山宝训是基督徒的宪章。是的,登山宝训就是在讲一个属神的门徒,应该如何行事为人,才符合基督徒的身份,才像那义者耶稣基督。一个如饥似渴的追求这样境地的基督徒,就是一个“为义饥渴”的有福的人。
我们从圣经关于“义”的用字,来看神要我们效法基督,像 “那义者”一样。
太6:33,耶稣教导我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
罗6:13,使徒保罗说:“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倒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神,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神。”
约壹3:7,使徒约翰说:“行义的才是义人,正如主是义的一样。”
是的,“饥渴慕义”就是把我们的肢体献给神、作义的奴仆、作义的器具、去结义的善果,去行义,像我们的主是义的一样。效法基督,模成耶稣的形像,像那义者一样。要如饥似渴地去追求。
弟兄姊妹们,你觉得自己是个饥渴慕义的人吗?你觉得自己还作的不够好,或者觉得自己已经很不错了?我要讲到路加18:9-14,盼望对我们有帮助。
主耶稣向那些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的,设一个比喻说,有两个人上殿里去祷告。一个是法利赛人,一个是税吏。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地祷告,神啊,我感激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税吏远远的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阿,开恩可怜我这罪人。然后耶稣说,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
那个法利赛人自以为“义”,看不见自己的问题,却轻易能看出别人的问题,而且藐视别人。他的问题就是把自己与别人相比。主耶稣警戒我们不要像这些法利赛人那样,而要我们像那个税吏一样:他凡事不跟别人比,只把眼目集中在“那义者”身上,只以耶稣为榜样,来衡量自己的言语行为。在那位行为完全的主耶稣面前,他才会战战兢兢,连头都不敢抬起来。这样,他就看见许多自己的软弱、自己的过错,自己的失败,从而来到主的面前求主开恩可怜。虽然从外表看来,这个法利赛人还真的不错:没有勒索、奸淫、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奉献十分之一。但主耶稣却说:“税吏倒比法利赛人算为义了”。
弟兄姊妹们,你是否觉得自己已经很好了?你是否觉得自己的言语行为已经很完美了?那么你可能是跟你身边的人比。如果这样的话,你可能会发觉你身边的人行为不好,你可能觉得教会弟兄姊妹都不怎么好。如果这样的话,求主光照我们,让我们常常来到主的面前,常常以那义者为标准,来衡量自己。我们就会常常觉得自己不够,我们就会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我们就会常常觉得不能彰显神的荣美;我们就会努力追求。这就是为义饥渴的人。
三、饱足之福
主耶稣说:“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我们来看“饥渴慕义”的人,也就是那些以那义者耶稣为榜样,努力效法基督,追求活出神儿子样式的人,会得到什么样的福气呢?经文后半节说:“因为他们必得饱足”。所以,“得饱足”就是这些饥渴者的福气。
“饱足”这个动词的意思是:“被喂饱”,或指因得到所渴望的事物而满足。从经文本身来看:这些饥渴慕义的人,他们将要在自己能够像主耶稣的事情上,得到满足。
为此,主耶稣应许我们:“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6:35)又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生命的活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面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4:14)是的,主耶稣是我们生命的粮,也是在我们里面涌流不尽,直到永生的泉源。这属灵的食物会帮助我们,使我们有够用的能力,能够在我们的身上,藉着我们的言语行为,活出基督的样式,彰显神的荣美。
虽然我们还常常觉得自己的软弱、自己的亏缺,但是我们却能够靠着那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常常得胜。每一个得胜,就带来每一个满足。
还有,神在约壹3:2-3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祂;因为必见祂的本体。” 虽然我们如今没达到像基督那样完美的地步,但是只要我们不断追求生命的长进,渴望过圣洁的生活,渴慕变得越来越像耶稣,到了那一天,就是主再来的时候,我们就必要得见主耶稣的真体,我们也会完完全全地像祂。像祂那样圣洁,像祂那样满有怜憫,像祂那样公正、公义,像祂那样满有神的形像,像祂那样完全,像天父完全一样。神的心意满足了,我们渴慕义的心也得到满足了。这就是饥渴慕义之人的福气! 永永远远的福气! 感谢神!
亲爱的弟兄姊妹,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谢谢您的收听,也欢迎您给我们留言。愿神赐福与您。我们下期再见。
结尾诗歌:《生命活水充满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