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内心的挣扎 第三章(上):善用你的情感
作者:萨拉
亲爱的听友,下面继续为您分享由萨拉所著——《克服内心的挣扎》 第三章善用你的情感,本章分为三个部分,今天我们先来分享第一部分。
第三章(上):善用你的情感
「你为什么这样做?」也许这个问题你问过不知多少次,而回答的人–很可能是你的儿女–会这样说:「啊,我只是喜欢…」
谁会否认源于情感的感受是强大的力量?
然而问题是:「我们是否受制于这些忽起的念头和幻想,在生活中反反覆覆地受这些力量主宰?当我们的情感是这样,我们是否就无能为力?究竟是意志控制情感,抑或是情感控制意志?」
现在进一步看看这种力量–我们的情感。
请留意情感所造成的内心挣扎是何等大。
在《德莱弗心理学词典》(Drever’s Dictionary of Psycho1ogy)中,对「情感」有以下解释:「情感的特徵是有强烈的感受,是一种兴奋或焦虑的状态,会趋向一种明确的行为。」
而《梅里亚姆–韦伯斯特词典》(Miriam-Webster Dictionary)则解作:「脱离正常、平静的状态,感受强烈,其冲动会付诸行动。」
如果在求学时期学过拉丁文的人或许都记得,英文「情感」(emotion)一字是源自拉丁文emotum,有「行动」的意思。
情感在生活中仿如绘画的颜料:可以使生活灿烂精彩,又或黯淡枯燥。
曾有人一针见血地说:「人类不是具有情感的理性动物;相反,人类是具有理性的情感动物。」
无论你同意哪一种说法,你都得承认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原动力。
〖情感使人生增添色彩〗
假如在音乐、艺术、诗歌或文学中缺乏情感,会变成怎样?
要是从这些修养中除去情感,生活会变得枯燥无味和贫乏,生活园地亦会变得荒凉和冷清。
伟大的波兰钢琴家帕德路斯基(Ignace Paderewski)出人意外地当上波兰首任总统。
他是一位感情丰富的人。据说,每次举行演奏会时,这位大师总会在演出前几个小时前往演出场地,静静地坐著。
沉浸在柔和的气氛中,使整个房间都化成他的一部分。
当演奏开始时,场内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打扰他,或者压抑住从他内心深处流泻出来的音乐。
有一次,伟大的小提琴家克里斯勒(Friz Kreisler)在赴演奏会的途中,计划到某城镇见一位朋友。
他匆忙地下车,并把他心爱的小提琴夹在胁下。他再上火车时,却找不到火车票。
他很心急,极力地说服收票员,相信他真的是克里斯勒,而且他的票子是遗留在火车上。
有一个服务员望看他胁下的小提琴,说道:「如果你真是克里斯勒,可以奏一曲来听听,因为没有人会比克里斯勒奏得更好。」
你可以猜想到接下来所发生的事了。
在月台上,克里斯勒打开那个用旧了的小提琴盒。
为这位服务员演奏了一曲,使这位服务员大为惊喜。
是什么使克里斯勒如此出色呢?即使是业余的音乐家也能说出其中奥妙,就是克里斯勒具有那敏锐的情感触觉!
〖情感是人的原动力〗
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演讲,如果毫无情感,那能有影响力吗?
在那艰苦的战争时代里,这位杰出的演说家鼓动了每一个英国人民的心。
当烽烟四起,德军入侵迫在眉睫时,邱吉尔大声疾呼:「在这一千年里,世人都会说这是英国人民最伟大辉煌的时刻!」他的讲话,烙铸在人民的心灵上。
就在冰冷的英伦海峡的另一端,疯狂的纳粹头子希特勒(Hitler)也在利用情感煽动人心。
他激动的语调和铿锵有力的言词,煽动蛊惑了高声欢呼的群众。
世上没有一个成功的演说家、艺术家、牧师、作家或诗人,是不需运用感情的技巧,而能深深触动人们的生命的。
本世纪初,震动小小威尔斯(Welsh)地区的复兴会,被一个十几岁的少女引到高潮。
在一次祷告会上,她站起来有力地说:「我爱耶稣……」然后她啜泣着重复这句话。
因久久不能平伏波动的情绪,她就坐下来,轻声地哭了起来。
她心中盈溢的情感,加上人们热烈的祷告,使整个复兴会升到最高峰。
研究基督的生平,使我们看到主也是一位有丰富情感的人。
思考这一节经文:「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治好了他们的病人。」(太一四14)
你该记得耶稣是怎样在他的朋友拉撒路的墓前痛哭,并向他所爱的耶路撒冷高呼:「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路一三34)
尽管没有关于耶稣曾经开怀地笑过的记载,但我深信,他必定笑过–不是现今许多人空洞无意义的开下流的玩笑,而是发自内心带有幽默感的微笑。
我们确知主耶稣对人最内在的需要,往往是感同身受的,情感的流露并非是一个人软弱的象征。
情感是我们内心世界的表现;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有情感,而不是一具只会遵从指令行事的机械人。
〖三种基本情感——爱、愤怒、恐惧〗
心理学家沃森(John B.Watson)认为我们与生俱来有三种基本情感–爱、愤怒、恐惧。
其他各种情感,如憎恶、羞耻、温柔、敬畏、尊敬、欢欣、哀伤、嫉妒、骄傲、贪婪、憎恨、狂喜、懊悔、激动、羡慕、忧虑和快乐,都是由这三种基本情感衍生出来的。
你会常常被不止一种情感同时影响着。有时这些情感似乎相互对立的–如爱与恨—同时出现。
当你同时感受到两种不同的情感时,而每一种情感都会用截然不同的方式牵引你;
这时,心理学家所说的矛盾心理便产生了。
你对那些你真正关心的人怀有矛盾的情感,是绝对正常的。
当你发现你四岁的小宝宝用你的口红在墙上写了「我爱你,妈妈」时,你会有这种复杂的情感。
或者当你的小孩献给你一束从邻家花园偷搞回来的花时,你的心里也是很矛盾的。
这使我想起报章上的一篇文章,讲述一个人坐着的一艘小船,在南中国海翻沉了。
后来,这个人告诉记者他当时既开心又恐惧—开心,是因为他的妻子两个月来第一次如此紧紧地拥抱着他;恐惧,是因为他不懂游泳,而且海中满布鲨鱼。
〖圣经与你的情感〗
在圣经里有否论到情感的事及如何处理情感呢?
神是否明确地指出某种情感是对我们有益的,某些情感对我们却会造成伤害呢?
或者,神在这个问题上,让我们凭个人的意见去论断呢?
圣经的作者们认为,一般来说,有三种基本的情感对你的情绪、身体及灵性方面是负面或有害的。
另外有三种正面积极的情感,对你的健康和幸福生活是有裨益的。
那三种负面的情感是恐惧、憎恨和愤怒;而那三种正面的情感则是信心、仁爱及和平。
事实上,这六种情感明显是对立的:
具有潜在消极作用具有潜在积极作用
恐惧 信心
憎恨 仁爱
愤怒 和平
这个原则并非是一成不变、不容更改的定律。
然而,人们普遍认为,愤怒、憎恨和恐惧比信心、仁爱与和平更具有潜在的消极作用。
而后面三种情感则比前面三种情感具有较强潜在的积极作用。
但是,我必须补充说明的是,这三种被列为具有潜在消极作用的情感,仍可以具有积极作用。
若以基督教的观点来看。这三种消极性的情感,也并非总是不妥的。
它们在生活中也各占一席位。如果妥善运用,也有其建设性的。
不过,由于这三种积极的情感–信心、仁爱与和平–本身独特的性质,在生活中就更趋向产生积极的果效,而对你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