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内心的挣扎 第四章 :治愈心灵的创伤(上)

作者:萨拉

 

亲爱的听友,下面继续为您分享由萨拉所著——《克服内心的挣扎》 第四章 治愈心灵的创伤,本章分为三个部分,今天我们先来分享第一部分。

 

第四章 :治愈心灵的创伤(上)

 

人脑是个神奇的组织。人脑含有一千亿个神经细胞,它的周围是大量(约百分之九十)的浆状物,就是神经胶质(从希腊文的胶质〔glia〕演变而来)。

 

成人脑袋的重量平均有三磅。

 

人脑分成三个半球,其中叫做太阳穴的部分关系着你的情感和记忆。

 

就科学上对大脑所有的知识而言,人脑仍有一大部分是未知数。

 

然而,我们的确知道。我们的大脑每天闪现多于一万个思想,而只有百分之三是真正被用得着的。

 

虽然科学家常说人脑远胜于电脑,但实际上要人脑跟电脑相比较是不公平的。

 

不管电脑的设计多精致,都无法与人脑那丰富的情感与理解力竞争。

 

但是电脑有一种功能是我时常都希望人脑能有的,就是有一个指令能输入人脑。

 

可以消除或抹掉已经写在脑袋的记忆。

 

事实上,五十年代与六十年代初期,广泛被使用的「冲击疗法」。

 

就是一种尝试用电疗除去某些引起忧伤及痛苦事件或记忆的方法。

 

但是神有更妙绝的方法,那就是诚如我所说的情感的洽疗。

 

〖陈年记忆令生活加添痛苦〗

 

一位七十岁的老太太寄来一封信,内容如下:

 

阁下曾经谈及有关回忆如何足以摧毁基督徒人生中的喜乐,使我深感兴趣。

 

我今年七十岁了,一生可谓充满挫折困难。

 

或许正如阁下所知道的,回忆既可是祝福,亦可以是伤害而某些往事的伤害是特别厉害的,而阁下正好帮助我忘记那些伤害得尤其深刻的往事。

 

这位老太太所指的「受伤害的回忆」,就是那些萦绕脑际、夺去平静心灵的记忆,有些甚至在一生中造成许多内心的挣扎。

 

这对我的一个牧师朋友来说是真实的。

 

这位牧师的太太面临动手术或是在轮椅上度过余生的抉择。

 

他俩经过详细讨论、祈祷,寻求多方意见,以及仔细思量,尝试想像一下要是她再也不能行走的话,他们将如何适应日后的生活。

 

最后,他们深信神必看顾,于是选择了动手术,可惜手术却失败了。

 

在动手术期间,这位太太因为并发症而终告不治。

 

那位牧师认为太太去世全是他个人的过失,他绝对深信自己要对太太的死负责任,因为是他容让她动手术。

 

这件事不断地煎熬着他,并且在生活上留下了深刻的创伤,甚至令他不能继续他牧师的工作。

 

在挫折与震惊之下,他辞去了牧职,开始不停地转换工作。

 

有一对父母也觉得很难洽愈心灵的创伤,总觉得要对四岁大的儿子的死负责任。

 

下面是事情发生的经过。他们在加州北部旅游的时候,父亲看到高速公路上有个指向营地的路标。

 

他对太太说:「你认为如何?」她说:「我很累了,停车吧。」

 

他犹豫了一下,说道:「我想在入夜之前再走几里。」然后他继续往前驶去。

 

在车后,那个筋疲力竭的小孩,趴了一角睡着了。

 

沿看公路才开了几里,汽车的车轴突然「叭」的一声,车子便左右颠簸起来,最后整部车翻了。

 

这对父母从纷乱的汽车残骸中爬了出来,并且拚命地想救出困在残骸中的小孩。

 

孩子被救出后,不消几分钟就在他父亲的手臂上断了气。

 

在过去我所主持的丧礼中,这是其中最悲伤的葬礼之一。

 

小男孩的前额上,是散乱的一团淡黄色的卷发。

 

他安息在一个四英尺长的棺木中,旁边是一个吊在支架上的玩具熊。此情此景使我心都碎了。

 

这位父亲感到他对这次事故要负全责,令他对这份失落更感难过。

 

「全都是我的错,」他分析道:「假如我听太太的话,我们早就停了下来,那么我们的孩子现在还好好活着。」这番话是充满痛苦的内心挣扎。

 

当然,你会明白实际上不该是那位牧师或是那位父亲负责任。

 

纵然如此。所发生了的事已经深深地煎熬着他们,遗留下来的只有神的恩典才能治愈的创伤。

 

或许,你的内心挣扎是受他人伤害所致,那些人可能是你所心爱的,也可能是一些你从没想过会伤害你的人;或者在你童年时父亲曾伤害你,又或是你日后为配偶所伤害。

 

「几年前,」一位男士写道,「我的太太与另一个男人的奸情给我撞破了,后来我原谅了她;但此后只要她迟归一小时,我就会觉得她又在胡混了。我试着再次相信她,请为我代祷,并寄给我一些可帮助我解决这些问题的书籍。我试着忘掉往事,并且我已原谅她了。那大约在八年前……」

 

深信每个读了这篇文章的人,都会翻起过往一些「受伤害的回忆」,是朋友令你精神受到创伤而产生内心的挣扎;

 

或者,你与儿子或女儿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或是朋辈背信于你,或是你干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然而这些往事却是一个伤痕,深深地伤害你。

 

当创伤渐渐缩小时,你就祈祷求神赦免你所做或所想的,是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的。

 

大多时候你都相信神已经赦免了你的罪,然而有时你也不敢真正确信。

 

即使你知道神已经赦免了你,很可能你却不能原谅自己。原谅自己往往要比寻求神的饶恕更难。

 

无论过去的往事是怎样伤害你,你都得依照下列的步骤,去认识及经历情感的医治。

 

〖如何医治创伤?〗

 

第一,你需要了解饶恕的本质

 

当问题发生在和谐的生活中时,除了爱,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比饶恕更重要。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因为人性的弱点和不完美所引致的愤怒,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一粒沙粒进人蚝壳内会形成一颗珍珠,但是进入人体内却会引起溃疡。

 

在婚姻方面,饶恕是一堵阻止大风吹倒房屋的防风墙。

 

你愈爱某人,就愈会力求做得更好而不用请求对方饶恕。

 

但是世人没有一个是完美的,没有人不需要别人的烧恕–唯一能够使关系带来医治的饶恕。

 

这种有治愈功效的香膏确实可以提醒我们人是有软弱的。

 

如果有人活在世上从不冒犯别人,也不被别人冒犯的话,那么他永远不用说:「很抱歉,请原谅我。」

 

但是一个清楚自己弱点的人,会很乐意将这无价的香膏推展到别人身上。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同样也需要别人的饶恕。

 

在你原谅别人的同时,你会意识到一种更深的感激之情–对神的感激。

 

耶稣曾讲述一个有关某个奴仆欠他主人一大笔债的故事,很确切地说明了这点。

 

这个主人发自内心的良善原谅了他的仆人,然而有另一个人欠下该仆人一笔小债而未能清还时,该仆人却把这个人下在监里,直到他能清还为止(参太一八21-35)。

 

我们经常就是这样。

 

我们经常希望别人尽快原谅我们,但自己却老不愿意原谅欠我们债的人。

 

保罗在给以弗所和歌罗西教会的信中,强调了一个事实,就是我们欠了神的债。

 

他写道:我们必须彼此饶恕,正如神因基督的缘故赦免了我们一样。

 

耶稣很清楚地说明,若我们不能饶恕别人的过犯,我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我们的过犯(太六15)。

 

饶恕别人要到什么程度呢?原谅别人要原谅到几时呢?

 

我想起一位太太,她的丈夫每个周末晚上必定喝得酩酊大醉,回到家里还经常打骂妻儿。

 

有一个周末晚上,他的心情特别坏,回到家里,看到炉上有一壶沸水,炉火还未关掉,他就拿起茶壶踉踉跄跄地进人房里,朝他熟睡的太太身上倒去。

 

那位太太的脸部及背部严重烫伤,警方问她可要控告她的丈夫,她回答说:「不必了,因我已经饶恕了他。」

 

老实说,我曾有点犹豫,可否要把这个案例放在本章中,因我恐怕给人一个错觉,以为饶恕变相是虐待他人的「免死金牌」。(坚韧的爱是要求坦诚对质,那也许会导致分手及接受辅导)。

 

但我仍借用这个例子,因为任何一种饶恕,都与我们一贯所想的解决方法大相迳庭的。

 

「让某人自作自受吧!」「跟这个老粗离婚嘛!」「控告他,让他入狱!」「圣经不是说: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吗?」

 

当大卫的儿子押沙龙图谋篡位,大卫要迫于逃亡时,他并没有憎恨押沙龙。

 

相反,当押沙龙被约押擒获及遭杀害时,大卫哀哭道:「我儿押沙龙啊!我儿,我儿押沙龙啊!我恨不得替你死,押沙龙啊!我儿!我儿!」(撒下一八33)大卫的表现充分表达出饶恕的精神。

 

有一次。彼得想知道究竟饶恕要达到什么程度;所以他问:「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

 

对彼得来说,七次已经十分宽大了,因为当时的拉比教导,宽恕三次就足够了,三次之后,那人仍是重蹈覆辙的话,就要终生视他为仇人了。

 

但耶稣却清楚地说:「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啊,一本有四百九十张票根的优待券,当票根用完后,即可视那人作仇人了。

 

不!不是七次,也不是四百九十次,耶稣清楚地告诉我们,饶恕是无止境的(参太一八21-22)。

 

希腊文字中,「饶恕」这个字环绕着一幅美丽的图画;圣经的作者也用相同的字表达出必须要饶恕。

 

希腊文“aphiami”意即「抛开或者释放」,后来这个字演变为「寄出或放弃」。此后,就成了饶恕的意思。

 

当这个字用于法律条文时,是指人民缴清所欠下的欠款后,政府就赦免他们。该词也用于被政府赦免的犯人身上。

 

此词在圣经上经常被用来强调学习彼此饶恕的重要。

 

当需要宽恕别人时,真正的重点不在别人伤害你有多深,而在于你受别人伤害时,愿意放弃索偿。

 

圣经对何谓饶恕有很多生动的描绘。诗篇一○三篇十二节说,当神赦免我们时;罪恶远离我们就有如东离西那么远。

 

如果诗人说的是南与北,那么我们的罪就不会多于12420里远,因为南北极间是有确实距离的。

 

但是东与西却永远不会碰头。

 

在弥迦书第七章说,神将我们的罪孽投于深海。

 

马里亚纳海沟是海洋的最深处,此处海深约为35000尺。或者比世界上最高的山–额非尔士峰–的高度还要深。

 

但是即使你借用深海潜水器潜入海洋最深处,我认为你很难在那儿找得到你的过错和失败。

 

未完待续…。

 

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