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内心的挣扎 第十章:如何避免精力透支?(上)

作者:萨拉

 

这亲爱的听友,下面继续为您分享由萨拉所著——《克服内心的挣扎》 第十章如何避免精力透支?,本章分为两个部分,今天我们先来分享前半部分。

 

第十章:如何避免精力透支?(上)

 

长期以来,做父母的总是对他们的孩子说:「从没听说会有人因为努力工作而毙命的,你应该工作、工作、再工作!」这种观点不再是绝对正确。

 

行为学家现在借用了一个原先指机器耗尽了燃料的术语–「精力透支」,来形容人们因为过度工作而导致的疾病。

 

「精力透支」就是指一个人在很长的时间内,在很大的压力下,劳累过度,而使他失去平衡。

 

马绍尔大学(Marshll University)的社会学副教授卡尔(Carolyn Karr)博士说:「现在处于精力透支综合症的人,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多。原因很简单:工作的人多了,竞争更加剧烈了,而且通货膨胀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压力。

 

〖哪些人会精力透支?〗

 

那些在极大压力环境底下工作的人特别容易精力透支,他们的工作非常专业,要求相当高。

 

时间表安排得密密麻麻,他们的生活表面看来好像一条排列整齐的车辙一样。

 

精力透支的人从前是喜欢自己的工作,但现在已经被工作的重担压倒。

 

生活变得仅仅是一种形式,工作也不再有效率。

 

不是他们做不到,而是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进取的欲望。

 

因此精力透支是由压力产生的最终、最残酷的结果。

 

最易患精力透支症的人有:辅导员、医生、护士、教师、律师、科学家、牧师和宣教士。

 

有一个公式可以简单的表示:紧张的人际关系十工作压力=精力透支

 

根据纽约一位精神病专家弗洛登伯格(Herbert J.Freudenberger)的观点,下列类型的人特别容易死于精力透支。

 

1.追求成功和要感觉成功的人

通常这类人的社会背景不怎样显赫,或者都是从社会最低层爬上来的。

 

他们可能来自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因此,成为一个有身分的人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这种人不仅仅把成功看作是生活中的唯一大事,而且是压倒一切的目标。

 

简单地说,在他们看来,成功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才是唯一吸引的东西。

 

2.过分承担义务的人

这类人一般是牧师、宣教士、教会同工等等。

 

难道说他们对耶稣基督的信仰过于虔诚了吗?

 

不,但他们为基督的工作承担了太多的义务,他们搞不清楚这两者的关系。

 

承担起神从来没打算要他背负的重担,他们终于熬不住,想逃之夭夭,掉头不顾。

 

3.极其能干的人

这类人总是自以为是唯一有能力处理工作的,自己是不可少的重要人物。

 

如果有一天他不工作十八个小时,整个办公室的工作就会陷入瘫痪!这种人从来不愿意把自己的工作委托给别人,即使他们真的分派工作给别人,他们往往最终都是收回工作,不用别人帮忙。

 

这样的人确是精力透支症的候选人。

 

精力透支–一个旧调重弹的话题

精力透支并不是什么新东西,你可以从圣经中发现一些人,如约拿、以利亚,就经历过这类问题。

 

不过,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是更大程度的精力透支。

 

你如果了解精力透支和它的发展过程,也许就能避免今天许多不幸者的命运,他们本来应该很有成就,但却遭到挫折,最后弄得筋疲力尽了。

 

〖精力透支有何症状?〗

 

尽管情感、肉体、灵性不可能被分成一个一个的小部分,因为生命是一个完整的复合体。

 

但在上述三个范畴,精力透支症都有其具体的表现。

 

1.身体方面的症状

肉体的疲倦是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当你精力透支时,你会感到整天都很疲乏,上床累,起床累,实际上就连睡觉也是累。

 

你怎么也摆脱不了它!一个又一个的会议,一次又一次的会面,你真希望地球停下来,自己能逃脱掉,但是,你毕竟逃脱不掉。

 

此外,你还要遭受一大堆的病痛:头痛、胃痛、体重剧变(通常是消瘦,但也有可能相反)、失眠、高血压,甚至胸痛。

 

你想不到会有这么多毛病吧!但这是千真万确,就像机器耗尽了燃料,你正在迅速地消耗着。生活缺少生气,生命失去意义。

 

2.情绪和个性上的症状

原本一个外向型、乐观开朗的人–平时为整个办公室和同事们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变得沉默寡言、行动迟缓。

 

甚至孤僻退缩;原来在家里很有精力的处理家务,与孩子们一起欢蹦乱跳的,现在变得懒洋洋的、无精打采。

 

这就是精力透支的初期。这时的患者对一切事情都失去了兴趣。

 

一个原来很有自制力的人,现在变得急躁、易怒、时常憎恨。

 

他们可能很沮丧,变得很任性,不想做什么改变;一些建议、问题,会被看作是对他们的挑战,与他们作对。

 

3.夫去了属灵的生命

精力透支的基督徒会感到神很遥远,甚至已离开了他,而他在主内弟兄姊妹中也变得脾气暴躁。

 

他对圣经失去了兴趣,所读的内容对他来说似乎没有什么感动,如果还上教堂,也只不过是敷衍了事,牧师的讲道也听不进去。

 

〖精力透支发展的四个阶段〗

 

在观察许多精力透支患者之后,我总结出精力透支周期的四个阶段:

 

挑战阶段:
可包括目标取向、高度期待、理想主义以及成功者的心态。

决心、投入阶段:
生活充满冒险精神、狂热刺激快感、建设性的、高效工作以及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心态。

遏制阶段:
冷漠以待、工作狂、目标为本、被驱使,不被赏识、观点扭曲。

崩溃阶段:
不堪重负、退出乃至于逃离责任、可能求助于毒品、酒精纵欲来减压,以至于断绝跟上帝的关系和交通。

在前两个阶段还没有什么危险,但后两个则不一样了。

 

刚开始还处在潜伏期的精力透支患者,还会为将要实现的目标激动不已,内心充满了理想,并且积极地全心投入工作中去。

 

随着时间的过去,第二阶段悄悄地开始了。

 

这一阶段基本上是有成绩的,生活虽然还没有失去它的魅力,但很快变成例行公事、马马虎虎的;

 

第二阶段的生活虽然仍带些冒险性,但热情会随着时间渐渐地消失。

 

第三阶段就危险了。这时他已不再追求目标,反而是被目标所追逐。

 

「我们是出于不得已,」一个正处在这个危险阶段的日产公司商人这么说。

 

他总感到不满足,愈来愈陷入胡思乱想的深渊,不能自拔。

 

他承受两重打击,而那投手更是以快球进攻。

 

他感到不受赏识,他渐渐有一份殉道者的情结。正如一块牌匾上刻的:「我走得愈匆忙,就愈落后。」

 

他感到自己不能胜任任何工作,最后,他反而伤害了那些他本来打算帮助的人。

 

这正像护理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所描述的:「当护士是为了帮助人,为他们做点好事……一天,你感到很惭愧,因为你向一名病人大喊大叫;又有一天,你为死亡的残酷而叹息,你开始逃避病人……甚至嘲笑病人的性格和他们的疾病。你开始畏惧工作,变得玩世不恭。虽然自己为此感到羞耻。你变得厌恶一切。」

 

一天早晨,当患精力透支症的受害人一觉醒来,他对自己说:「难道这一切就是生活?这不值得!糟了,陷阱向他张开了!他走出房间,关上了生命的大门。

 

生活,曾经是属于他的,也曾欢度过,现在结束了!他被本来应该合适、美好的工作压倒了。

 

他想逃避,去吸毒、酗酒、纵欲。他最亲密的朋友因此遭到莫大的伤害,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跟他断绝来往。

 

自一九六三年以来,我在一个拥有七百个电台的广播网工作,当我制作有关精力透支的系列节目时。

 

听众的来信就像潮水般涌进我们的电台,要求我们回答一些节目中没有提到的病症。

 

其中有位女士的来信是这样描述精力透支症末期时的情景:「一月的一个星期天晚上,我丈夫从晚餐桌上站了起来,离开了我们。他就像你们节目中介绍的那个人,现在我无能为力,因为我不知道他在哪里。」

 

最典型的信件好像如下的:

你们描述的那个患精力透支症的受害人,就跟我在银行任助理经理的太太一样……实际上,她患有你们所提到的每一种症状。

 

我十分惊讶地发现,你们竟把我的生活描写得如此准确。

 

我太太是个专治儿童神经衰弱的医生,我则是一家大公司的商业经理,我俩所能得到的,我们都拥有了。

 

未完待续…。

 

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