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麦子
一粒麦子
【约翰福音12:23-26】
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里。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引 言
前不久,美国保守派青年演说家、基督教组织“美国转折点”的领袖查理·科克被刺客暗杀。在查理·科克的追思会上,多位讲员引用了这节“麦子的经文”,用来宣告查理之死并非终点,而是新生命的起点。值得一提的是,Dr. Ben Carson 在会上朗诵了约翰福音12:24这节经文:“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他说,查理·科克正好是在9月10日下午12:24被枪杀;藉着两个12:24来强调:查理虽然被杀,但如同那一粒麦子,他的生命在属灵方面必将结出更多子粒来。
在这里,我们不是想把巧合神秘化,而是以敬畏的心承认:神可以用所有细节来传递祂的话语。既然时间与经文有了这般“重叠”,我们更当反思:这一代在神眼中,是否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神是否要藉着麦子的模式,在美国、在信徒中发动新的复兴?
一、“一粒麦子”的规律
主耶稣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
在这节经文中,主耶稣藉着神所定麦子种植的规律,来说明一种属灵生命成长、收成的规律。这里的“一粒麦子”是指着主耶稣自己说的。那时,主耶稣还在肉身中,祂说:如果祂牺牲自己,让自己死,就能结出许多子粒来。耶稣知道天父差遣祂道成肉身来到世上,乃是要成全救恩,使许许多多罪人离开罪恶,得蒙救赎。为此,祂要像一粒麦子一样,牺牲自己,走十字架的苦路。虽然死的滋味并不好受,耶稣也曾呼求说:父啊!求你救我脱离这时候。但当祂转念想到神所定的旨意时,祂又说:“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为了拯救人类,结出更多生命的子粒来,使更多的人得蒙救赎,主耶稣毅然决然走上这条难行的十字架之路。
我们有没有注意到神所定规的这个属灵生命的规律:祂不是只差遣先知们讲讲神的信息,也不只是差遣主耶稣来到地上,传讲“天国近了”的福音就够了。神要祂的独生爱子作为“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从而结出许多生命子粒来。主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就“吸引万人来归祂”,藉着祂从死里复活的生命,结出许多生命的果子,得到属灵生命的收成。多少人因此蒙拯救,成为神的儿女,成为主耶稣这粒麦子所收成的子粒。今天的你和我,都是其中的一粒。
耶稣在约翰福音 12 章中,用这比喻指向自己将要在十字架上受难、受死,以自己的死作为赎罪祭献上,来拯救那些相信祂的人,脱离罪和死亡,进入永生。祂藉此也提醒门徒们:十字架不是失败,而是通向荣耀的进路。这也是一种属灵顺服的提示:我们基督徒若紧抓自己,不肯舍弃、不肯被神破碎、不肯在生命中“死”一回,就永远活在自我中心里,无法成为神所用的器皿。
查理·科克的生命也是行在这条生命的轨迹上。他生前没有妥协,他站在真理的立场上,与一代年轻人交谈,对他们宣扬基督信仰价值观;遭遇了不知多少反对意见甚至攻击,但他并未后退。许多人因他认识了基督,许多生命因他回归基督信仰的价值观里。当他被枪杀时,他的生命像“一粒麦子”似乎死了,但他那“埋在土里”的生命,已经在属灵的层面上迅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正是主耶稣所设的“一粒麦子”的比喻的意义:那不可见的根,在地下恣意生长蔓延;那看不见的子粒,在静默中孕育;那属灵的果子,藉着“死”的见证结出许许多多活的果实。麦子要死才能生,圣徒之死虽痛,却能使信仰在黑暗中发光。
非常值得提到的一件事,就是2025年9月21日,在亚利桑那州格伦代尔州立体育场,召开了数万人纪念查理·科克的追思会。在追思会中,多位讲员强调了信仰、饶恕与复兴。科克的妻子 Erika 在台上宣布:她饶恕那个袭击者,因为这是基督所做,也是科克会做的。她还提到,在这一周里,人们打开了圣经、有很多第一次十年没进教会的人再次回归。
在追思会上,也有许多政治领导、宗教领袖引用福音宣讲基督再来的盼望。现场一时被称为“最强的福音布道之一”——“五小时连续宣讲基督”的场面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传播。”——祷告、敬拜、悔改、联合呼求真理。这个盛会被称为“复兴聚会”。许多观察者认为,这场追悼的震荡,不仅是对科克个人的纪念,更有可能成为美国新一代基督信仰觉醒的转折点。
而且从查理被刺杀后,所有的记念、追思的仪式我们看到的是闪烁的烛光,安静的人群;听到的是基督教诗歌、圣经的朗读和奉耶稣基督之名献上的祷告。没有喧哗,没有愤怒,没有一部车被烧,没有一个商店被砸。所带出来的是一种属灵的力量,生命的见证。
这使我想起2020年的弗洛伊德事件,被操纵而引爆名为 “Black Lives Matter(黑命贵)”运动。那场波及全美的运动伴随着仇恨、分裂、暴力与报复。城市中心被毁、商店、汽车被砸、被抢、被烧;许许多多暴力行为、纵火事件,带来了社会的不安,和惨重的经济损失。
弗洛伊德之死,以愤怒开启,导致仇恨、暴力与破坏。而科克之死,以信仰为核心,产生悔改、敬拜与联合呼求真理的推动。一个以渲染仇恨为炸药,另一个是以信仰为本色;一个是极尽打砸抢烧为能事,另一个是挑旺内在生命燎原之火。
查理·科克是“美国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TPUSA)的创始人。他的指导思想就是动员青年、进校园、传播保守价值观与基督信仰立场。
有人以为,他被射杀后,“美国转折点”会遭受重创;但事实却恰恰相反,那个平台不仅没有崩塌,反而更受关注、更被支持。更多大学生、年轻人寻求加入、更多课程讲座被发起、更多教会青年小组组织起来。在查理遇害的短短几天内,有数万人申请在校园成立新的分会。在多个校园“科克纪念祷告会”中,有多少年轻人第一次读圣经、第一次公开信主。这就是那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之后,结出无数子粒的真实见证。
二、“一粒麦子”结子粒
主耶稣把这属灵生命的规律,一点不含糊地传给我们每一个跟从祂的人:若有人要服事祂,就要跟从祂,并且,那服事的生命必经历“死”的过程。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中,神正在呼唤这种“一粒麦子”的精神,而不是妥协与退缩。
我们也要问自己:你不必走上讲台,不必成为公众人物;但在你日常的社会关系中 —— 家庭、教会、朋友圈里,在“名誉”、“人情”、“个人安排”上,是否愿意为主有所舍弃?或在职场不附和某些不正之风;或在教会里为真理付出代价;或在左邻右舍为信仰发声。即便微小,也是麦子在地下破壳的开始。
破碎从来不是惩罚,而是神把我们变成合用器皿的方式。当批评、误解、抹黑、挫折、甚至试炼临到我们时,我们若不逃避、不掩饰,而让神在这裂缝中浇灌,那我们的生命就有出路。正如科克在生前历经多方论断攻击,然而他选择继续站立在信仰真理上、不惧怕、不退缩。他在争辩中被击打,却在破碎中饱满了生命的分量。
主说:“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里。”服事的意义,不在头衔、不在壮举,而在忠心与顺服,在那条“死”与“生”交错的道路上同行。哪怕你的位置渺小、声音柔弱,但倘若是在基督里,你就是那被神看见、蒙神悦纳的“一粒麦子”。
结 语
圣餐是我们基督教会的礼仪之一,我们用以记念主耶稣的死,祂为我们作为一粒麦子,埋在地里死了,就结出我们这些子粒来。我们记念主的死,我们感念祂奇妙的大爱。我们也要效法我们的主,作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让我们死去我们旧造的生命,活出新的生命来。你或者还记得是谁的生命影响了你,结出了你这颗子粒来;我们是别人所结出来的子粒,但愿我们也用百般的忍耐,有为主受苦、舍己的心,我们旧造的生命要破碎,才能活出新造的生命来,才能结出许许多多生命的子粒来。
正如一首传统诗歌所唱:“十字架的道路要牺牲,要将一切献于神;将一切放在死的祭坛上面,火才在这里显现。”
约12:26主耶稣教导我们:“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里;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主耶稣又说:“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我们也要效法基督,作为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就必结出许多属灵的生命果子来,可以归荣耀于至高的神。阿们。
结尾诗歌:《一粒麦子》
一粒麦子 它若不落在地里死了
不论过了多少时候 它仍旧是它自己
它若愿意 让自己被掩埋被用尽
就必结出许多子粒 经历生命的奇迹
主 我愿意 主 我愿意
让自己像种子落在地里
失丧生命必反得生命
主 我愿意 主 我愿意
放下自以为应得的权利
在我身上成就祢旨意
呼召如此崇高 种子何等渺小
定睛标竿直跑 必见神的荣耀(4X)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