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带来医治:49 解决善恶问题的障碍
过度的愤怒
把人分为好人与坏人的人会有过度愤怒的情形。他们忍受挫折的程度较低。当一些不好的事发生时,没有好的事去抵销它。原来相处的人,一下子会变成敌人,他们的情绪也常是负面的。他们并没有爱来安抚怒气。
全恶的我
有时候人以为自己全然是坏的。他们无法看到自己的优点,只看到缺失。
全善的我
自认为全善的人对错误非常有防卫性。他们也许同意自己也和别人一样是罪人,但他们好像没有属于自己的措失。
解决善恶问题的障碍
我们扭曲对自己,对别人和对上帝的看法,以致我们在解决善恶上有一些障碍。
扭曲的思想
对自己的看法
–“我不值得爱。”
不敢把真我显示出来的人,有一种从童年深植于心中的思想,就是我不值得爱。他们不明白,我们值不值得爱,在于爱我们的对象,而不在于我们的功劳。
一个男人提到他的支持团体时说,他不值得他们爱。我说是的,我们都不值得别人爱,我们不能赚得爱,爱是别人给的。我们可以赢得赞同,但不能赢得爱。
–‘“我比别人更坏。”
许多不曾对同样情形者敞开的人,会以为自己比别人坏。他们不曾找到同病相怜的团体,他们以为自己是唯一像《圣经》中所说的:“从人心里发出的恶念、苟合、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渎、骄傲、狂妄。”(马可福音7:21-22)他们觉得别人都不像自己这么堕落。
–“我有一些不该有的感觉。”
有些人定罪自己那些不够理想的感觉,如需要、悲伤、性欲、软弱等。感觉本身不是罪,却被理想的自我断定为坏的。
–“我应该比现在更好。”
有这种思想的人低估了堕落的影响,他们不知道堕落对人的影响有多深。他们好像觉得不应该如此。
–“我非常好。”
很少人会如此坦白的说出来,但很多人真是这样相信。他们会觉得自己是特别的,一般人的坏处他们不会有。他们似乎比较超越。
–“我不可原谅。”
有些人觉得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他们觉得自己的罪超过别人的罪,也超出上帝赦免的范围。他们不知道,唯一不可原谅的罪就是不想被原谅。
–“我不能忍受不完美的世界。”
这个扭曲的思想使许多人成为完美主义的奴隶。他们认为,在一个不理想的世界中,不可能有欢乐。他们因为太失望,就拒绝任何不理想的,以致错失了真实的世界。
–“我没有力量或才能。”
有些人认为自己天生没有一点长处。《圣经》教导我们:我们堕落了,但同时也教导我们,我们仍有力量和才能。恐惧和扭曲使人以为自己一无所有,所以放弃不顾。
对别人的看法
–“他们会为我的不好而不喜欢我。”
为善恶挣扎的人觉得,他们的不好会让人会让别人不喜欢。他们把别人视为拒绝自己的父母,很容易就批评却很难表达关爱。这样的恐惧是他们不敢敞开自己,除非他们在这方面有新的经历。因此,向别人坦承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会因我的软弱攻击我。”
有些人认为自己的软弱易受伤害,会带来严重的惩罚。好像有人随时会出来打击他们,正如之前父母对待他们一样。
–“他们不会有这种感觉。”
人会将别人理想化,以为对自己讲话的人是完美的。他们怕自己不够完美。如果我们知道别人也是罪人,就会让生活容易不少。
–“如果他们发现……,他们会离开我。”
潜在怕被遗弃的恐惧,使他们追求完美他们与人的关系太不稳固,以致他们觉得自己一点错误就会使关系破裂。事实上,向人敞开自己的弱点,能稳固人际关系,隐藏弱点反而使关系薄弱。在许多婚姻中也是如此。
–“如果我不是这么坏,他们会不喜欢我。”
有些人为了不让别人羡慕,表现出自己卑微的身份。他们隐藏自己的优点,好像只有如此才能让人喜欢。他们怕别人会妒忌自己的成就,因此埋藏起来。
–“我必须完美,他们才会尊敬我的基督徒生活。”
这是一个异端。人应该尊崇基督,而非我们。我们要让人知道耶稣是救主,拯救我们这种罪人,由此他们也会被引导进入恩典,而非属灵的自我陶醉。《圣经》举出许多领袖的失败,从而显出上帝的恩典和能力,而非人的能力。要求属灵的尊敬,是怕失面子,并拒绝恩典和饶恕。
资料来源:良友电台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