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第七卷(下)
作者:奥古斯丁
第七卷(下)
十
你指示我反求诸己,我在你引导下进入我的心灵,我所以能如此,是由于“你已成为我的助力”。
我进入心灵后,我用我灵魂的眼睛——虽则还是很模糊的—— 瞻望着在我灵魂的眼睛之上的、在我思想之上的永定之光。
这光,不是肉眼可见的、普通的光,也不是同一类型而比较强烈的、发射更清晰的光芒普照四方的光 。
不,这光并不是如此的,完全是另一种光明。这光在我思想上,也不似油浮于水, 天复于地;这光在我之上,因为它创造了我,我在其下,因为我是它创造的。
谁认识真理,即认识这光;谁认识这光,也就认识永恒。惟有爱能认识它。
永恒的真理,真正的爱,可爱的永恒,你是我的天主,我日夜向你呻吟。
我认识你后,你就提升我,使我看到我应见而尚未能看见的东西。
你用强烈的光芒照灼我昏沉的眼睛,我既爱且惧,屏营战栗,我发觉我是远离了你飘流异地,似乎听到你发自天际的声音对我说:“我是强者的食粮;你壮大后将从我为饮食。
可是我不像你肉体的粮食,你不会吸收我使我同于你,而是你将合于我。”
我认识到“你是按照人的罪恶而纠正一人,你使我的灵魂干枯,犹如蛛丝”。[21]
我问道:“既然真理不散布于有限的空间,也不散布于无限的空间,不即是虚 空吗?”你远远答复我说:“我是自有永有的”。[22]
我听了心领神会,已绝无怀疑的 理由,如果我再生疑窦,则我更容易怀疑我自己是否存在,不会怀疑“凭受造之物而辨识的”[23]真理是否存在。
十一
我观察在你座下的万物,我以为它们既不是绝对“有”,也不是绝对“无”;它们是“有”,因为它们来自你,它们不是“有”,因为它们不是“自有”的。
因 为真正的“有”,是常在不变的有。“亲近天主,为我有益”,[24]因为如果我不在 天主之内,我也不能在我之内。
而你则“常在不变而更新万物”,“你是我的主, 因而你并不需要我的所有”。[25]
十二
我已清楚看出,一切可以朽坏的东西,都是“善”的;惟有“至善”,不能朽坏,也惟有“善”的东西,才能朽坏,因为如果是至善,则是不能朽坏,但如果没有丝毫“善”的成分,便也没有可以朽坏之处。
因为朽坏是一种损害,假使不与善为敌,则亦不成其为害了。
因此,或以为朽坏并非有害的,这违反事实;或以为一切事物的朽坏,是在砍削善的成分:这是确无可疑的事实。
如果一物丧失了所有的“善”,便不再存在。因为如果依然存在的话,则不能再朽坏,这样,不 是比以前更善吗?
若说一物丧失了所有的善,因之进而至于更善,则还有什么比这论点更荒谬呢?
因此,任何事物丧失了所有的善,便不再存在。事物如果存在, 自有其善的成分。
因此,凡存在的事物,都是善的;至于“恶”,我所追究其来源 的恶,并不是实体;因为如是实体,即是善;如是不能朽坏的实体,则是至善;如是能朽坏的实体,则必是善的,否则便不能朽坏。
我认识到,清楚认识到你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好的,而且没有一个实体不是你创造的。
可是你所创造的万物,并非都是相同的,因此万物分别看,都是好的, 而总的看来,则更为美好,因为我们的天主所创造的,“一切都很美好”。[26]
十三
对于你天主,绝对谈不到恶;不仅对于你,对于你所创造的万物也如此,因为在你所造的万有之外,没有一物能侵犯、破坏你所定的秩序。
只是万物各部分之间,有的彼此不相协调,使人认为不好,可是这些部分与另一些部分相协,便就是好,而部分本身也并无不好。
况且一切不相协调的部分则与负载万物的地相配合,而地又和上面风云来去的青天相配合。
因此我们决不能说:“如果没有这些 东西多么好!”因为单看这些东西,可能希望更好的东西,但即使仅仅着眼于这些东西,我已经应该称颂你了,因为一切都在赞颂你,“地上所有的蛟龙与诸渊,火与雹,雪与冰,遵行你的命令的狂飚,山岳与诸丘,果树与诸香柏,野兽与诸牲畜,爬虫与飞鸟,人君与万民,首长与诸执法,少年与处女,老人与稚子都在赞颂”[27]你的圣名。
况且天上也在歌颂你、我们的天主:“你的天使,你的军旅,太阳太阴,发光的星辰,天上之天与天上之水”,[28]都在赞颂你的圣名。
我不再 希望更好的东西了,因为我综观万有之后,虽则看到在上的一切优于在下的一切, 但我更进一步的了悟,则又看出整个万有尤胜于在上的一切。
十四
谁不欢喜某一部分受造物,便是缺乏健全的理智,而我过去就是如此,因为在你所创造的万物中,有许多使我嫌恶。
可是我的灵魂,因为不敢对我的天主有所不满,便不肯把嫌恶的东西视为同出你手,遂不免趋向两种实体的说法,但这也不能使我灵魂安定,因为它只能拾取别人的唾余。
等到我回头之后,又为我自己塑造了一个充塞无限空间的神,以为这神即是你,把这神像供养在我心中,我的灵魂重又成为我自己搏塑的而为你所唾弃的偶像的庙宇。
但你在我不知不觉之中,抚摩我的头脑,合上我的眼睛,不让我的视觉投入虚幻,我便有些昏沉,我的狂热已使我委顿了;及至苏醒后,便看见了无可限量的天主,迥异于过去的所见,这已不是由于肉体的视力。
十五
我再看其他种种,我觉它们都由你而存在,都限制于你的本体之内,但这种限制不在乎空间,而在于另一种方式之下;你用真理掌握着一切,一切以存在而论、都是真实;如以不存在为存在,才是错误。
我又看出每种东西不仅各得其所,亦复各得其时;惟有你是永恒的存在,你的行动不是开始于无量数时间之后,因为无论过去未来的一切时间,如果没有你的行动,不因你的存在,这时间便不会去,也不会来。
十六
我从经验体验到同样的面包,健康时啖之可口,抱病时食之无味;良目爱光亮,而病眼则有羞明之苦;这是不足为奇的。
你的正义尚且遭到恶人的憎恨,何况你所造的毒蛇昆虫了,毒蛇昆虫本身也是好的,适合于受造物的下层。
恶人越和你差异,便越趋向下流;越和你接近,便越适应上层受造物。
我探究恶究竟是什么,我发现恶并非实体,而是败坏的意志叛离了最高的本体,即是叛离了你天主,而自趋于下流,是“委弃自己的肺腑”,[29]而表面膨胀。
十七
我诧异我自己已经爱上了你,不再钟情于那些冒充你的幻像了;但我还不能一心享受天主,我被你的美好所吸引,可是我自身的重累很快又拖我下坠,我便于呻吟中堕落了:这重累即是我肉体的沾染。
但对于你,我总记住着,我已绝不怀疑我应该归向于你,可惜我还不能做到和你契合,“这个腐朽的躯壳重重压着灵魂,这一所由泥土搏成的居室压制着泛滥的思想”。[30]
我确切了悟“你的永能和你的神性虽非肉眼所可窥见,但观之于天地万物之中,自能灼然辨识”。[31]
我研 求着将根据什么来衡量天地万物的美好,如何能使我对可变的事物作出标准的评价,确定说:“这应该如此,那不应如此”;我又研究着我根据什么下这样的断语 的,我发现在我变易不定的思想之上,自有永恒不变的真理。
这样我逐步上升,从肉体到达凭借肉体而感觉的灵魂,进而是灵魂接受器官传递外来印象的内在力量,也是禽兽所具有的最高威性。
更进一步,便是辨别器官所获印象的判断力;但这判断力也自认变易不定。
因此即达到理性本身,理性提挈我的思想清除积习的牵缠,摆脱了彼此矛盾的种种想像,找寻到理性所以能毫不迟疑肯定不变优于可变,是受那一种光明的照耀——因为除非对于不变有一些认识,否则不会肯定不变优于可变的——最后在惊心动魄的一瞥中,得见“存在本体”。
这时我才懂得“你形而上的神性,如何能凭所造之物而辨认洞见”,[32] 但我无力凝眸直视,不能不退回到原来的境界,仅仅保留着向往爱恋的心情,犹如对于无法染指的佳肴,只能歆享而已。
十八
我希望能具有享受你的必要力量,我寻求获致这力量的门路,可是无从觅得,一直到我拥抱了“天主与人类之间的中保,降生成人的耶稣基督”,[33]他是“在万有之上,永受赞美的天主”,[34]他呼唤我们,对我们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35]他因为是“道成为血肉”,[36]以自己的血肉作为我们的饮食——但这 时我还没有取食的能力,——使你用以创造万物的智慧哺乳我们的幼年。
我的谦卑还不足以占有我的天主,谦卑的耶稣,这还不能领会他的谦卑所给我的教训。
因为你的道,永恒的真理,无限地超越着受造物的上层部分,他提拔服从他的人到他身边,他用我们的泥土在下界盖了一间卑陋的居室,为了促使服从他的人克制自己,吸收他们到他身边,治疗他们的傲气,培养他们的爱,使他们不至于依靠自身而走入歧途,使他们目睹卑以自牧的神性在他们脚下,穿着我们的“皮衣”,[37]因而也能安于微贱,能废然自觉,俯伏于神性之前,神性将起 而扶掖他们。
十九
但我并不作如是想。我以为我的主基督不过是一个具有杰出的智慧、无与伦比的人物;我以为特别由于他神奇地生自童贞女,对于轻视现世和争取不朽起了示范作用,他在天主对于我们的计划中,享有教诲人类的非常威权。
至于“道成为血肉”,[38]这一语的含义,我是丝毫未曾捉摸到。
我从圣经上有关基督的记载 中,仅仅知道他曾经饮食、睡眠、行路、喜乐、忧闷、谈话,知道他的肉体必须通过灵魂和思想和你的道结合。
凡知道你的道是永恒不变的,都知道这一点,我也照我能力所及知道这一点,并不有所怀疑。
因为随意摆动肢体或静止不动,有时感受情感的冲动有时感不到,有时说话表达明智的意见,有时沉默不语,这一切都显示出灵魂和精神的可变性。
圣经所载耶稣基督的事迹如有错误,则其余一切也有欺诳的嫌疑,人类便不可能对圣经抱有得救的信心了。
假使记载确实,则我在基督身上看到一个完整的人,不是仅有人的肉体,或仅有肉体灵魂而无理性, 而是一个真正的人,但我以为基督的所以超越任何人,不是因为是真理的化身, 而是由于卓越的人格,更完美地和智慧结合。
阿利比乌斯以为公教徒的相信天主取了血肉,不过相信基督是天主又是血肉, 但没有灵魂,因此也没有人的理性;
同时阿利化乌斯坚信世世相传的基督一生事迹,如不属于一个具有感觉理性的受造物,便不可能如此;
因此他对于基督教的信仰抱着趑趄不前的态度;以后他认识到过去的看法是阿波利那利斯派异端徒的谬论,因此欣然接受了公教信仰。
至于我呢,我是稍后才知道在“道成为血肉”一语的解释上公教信仰与福提努斯的谬论决裂。
公教对异端徒的谴责揭示了你的教会的看法和纯正的教义。“需 要异端出现,才能使历经考验的人在软弱的人中间显示出来”。[39]
二十
这时,我读了柏拉图派学者的著作后,懂得在物质世界外找寻真理,我从“受造之物,辨识你形而上的神性”,[40]
虽则我尚未通彻,但已认识到我灵魂的黑暗 不容许瞻仰的真理究竟是什么,我已经确信你的实在,确信你是无限的,虽则你并不散布在无限的空间,确信你是永恒不变的自有者,绝对没有部分的,或行动方面的变易,其余一切都来自你,最可靠的证据就是它们的存在。
对于这种种我已确信不疑,可是我还太软弱,不能享受你。我自以为明白,我高谈阔论,但如果我不在我们的救主基督内寻求出路,我不会贯通,只会自趋灭亡。
我遍体是罪恶的惩罚,却开始以智者自居,我不再涕泣,反而以学问自负。哪里有建筑于谦卑的基础、基督上的爱,这些书籍能不能教给我呢?
我相信你所以要我在读你的圣经之前,先钻研这些著作,是为了使我牢记着这些著作所给我的印象;
以后我陶熔在你的圣经之中,你用妙手来裹治我的创伤,我能分辨出何者为臆断,何者为服膺,能知道找寻目的而不识途径的人,与找寻通往幸福的天乡——不仅为参观而是为了定居下来——的道路,二者有何区别。
因为假如我先受你圣经的熏陶,先玩味你的圣经,然后接触到这些著作,这些著作可能会推翻我诚信的基础;即使我的情感上能坚持所受到的有益影响,可能我会认为仅仅读这些著作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
二十一
我以迫不及待的心情,捧读着你的“圣神”所启示的崇高著作,特别是使徒保罗的著作。
过去我认为保罗有时自相矛盾,和《旧约》的律法、先知书抵触;这些疑难涣然冰释之后,我清楚看出这些纯粹的言论绝无歧异之处,我学会了“战战兢兢地欢乐”。[41]
我开始下功夫,我发现过去在其他书籍中读到的正确的理论 , 都见于圣经,但读时必须依靠你的恩宠,凡有所见,不应“自夸,仿佛以为不是领受来的”,这不仅对于见到的应该如此,为了能够见到,也应如此,——因 为, “所有一切,无一不是受之于天主”,[42]——这样,不仅为了受到督促而求享见纯一不变的你,也为了治愈疾患而服膺不释。
谁远离了你,不能望见你,便应踏上通向你的道路,然后能看见你,占有你。
因为一人即使“衷心喜悦天主的法律, 可是在他肢体之中,另有一种法律,和他内心的法律对抗,把他囚禁于肢体的罪恶法律之中”,[43]他将如何对付呢?
主啊,你是公义的,我们背道叛德,多行不义 ,“你的手沉重地压在我们身上”。[44]
我们理应交付于罪恶的宿犯,死亡的首领,因为是他诱惑我们,使我们尤而效之,离弃真理。
这样可怜的人能做什么?“谁能挽救他脱离死亡的肉体?”只有凭借你的恩宠,依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他是你的圣子,和你同属永恒,你“在造化之初”[45]创造了他,人世的统治者在他身上我不到应死的罪名,把他处死;“我们的罪状因此一笔勾销”。[46]
以上种种,那些书籍中都未写出。在那些字里行间,没有悃款的气色,没有忏悔的眼泪,也没有“你所喜爱的祭献,愤悱的精神,非深痛切的良心”,[47]
更没有万民的救援,你所许诺的圣城,“圣神”的保证,普渡人类的酒爵。
所以那些书籍中,当然没有人歌唱:“我的灵魂岂非属于天主吗?我的救援自他而来,因为他是我的天主,我的救援,我的堡垒;我安然更不飘摇。”[48]
读遍了那些书,谁也听不到这样的号召:“劳苦的人到我身边来”。[49]他们藐视他的教诲,因为他是“良善心谦的”,[50]因为“你把这些事瞒住了聪明卓见的人,而启示于弱小者”。[51]
从丛林的高处眺望和平之乡而不见道路,疲精劳神,彷徨于圹壤之野,受到以毒龙猛狮为首的逋逃者重重进逼是一回事;遵循着天上君王所掌管的,为逃避天上兵役的人们所不敢拦劫的,——因为他们避开这条道路,犹如逃避刑罚一般——通向和平之乡的道路,是另一回事。
我读了自称“使徒中最小的一个”,保罗的著作,这些思想憬然回旋于我心神 之中,这时仰瞻你的神功伟绩,我不禁发出惊奇的赞叹。
注 释
[1] 以扫和雅各是孪生兄弟,事见《创世纪》25 章21—26 节。
[2] 见《诗篇》37 首9—11 节。
[3] 见《旧约·约伯记》15 章26 节。
[4] 见《诗篇》88 首11 节。
[5] 见《诗篇》32 首11 节;84 首6 节。
[6] 见《新约·雅各书》4 章6 节。
[7] 见《约翰福音》1 章14 节。[8]见《约翰福音》1 章1—12 节。[9]同上,13—14 节。
[10] 见《新约·腓立比书》2 章6—11 节。
[11] 见《新约·罗马书》5 章6 节;8 章32 节。
[12] 见《马太福音》11 章25,29 节。[13]见《马太福音》11 章25,29 节。[14]见《罗马书》1 章21 节。
[15] 同上,23 节。
[16] 事见《创世纪》25 章。
[17] 见《新约·使徒行传》7 章39 节。
[18] 见《罗马书》9 章13 节。[19]见《使徒行传》17 章28 节。[20]见《罗马书》1 章25 节。[21]见《诗篇》39 首11 节。
[22]见《旧约·出埃及记》3 章14 节。[23]见《新约·罗马书》1 章20 节。[24]见《诗篇》72 首28 节。
[25] 见《智慧书》7 章27 节;《诗篇》15 首2 节。
[26] 见《创世纪》1 章31 节。[27]见《诗篇》148 首7—12 节。[28]同上,1—5 节。
[29]见《德训篇》10 章9 节。[30]见《智慧书》9 章15 节。[31]见《罗马书》1 章20 节。[32]见《罗马书》1 章20 节。
[33] 见《新约·提摩太前书》2 章5 节。
[34] 见《罗马书》9 章5 节。[35]见《约翰福音》14 章6 节。[36]见《约翰福音》1 章14 节。[37]见《创世纪》3 章21 节。[38]见《约翰福音》1 章14 节。
[39] 见《哥林多前书》11 章19 节。
[40] 见《罗马书》1 章20 节。
[41] 见《诗篇》2 首11 节。
[42] 见《哥林多前书》4 章7 节。[43]见《罗马书》7 章21,23 节。[44]见《诗篇》31 首4 节。
[45]见《旧约·箴言》8 章22 节。[46]见《新约·歌罗西书》2 章14 节。[47]见《诗篇》50 首17 节。
[48]见《诗篇》61 首2—3 节。[49]见《马太福音》11 章28 节。[50]同上。
[51]同上,11 章25 节。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