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第十二卷(上)
作者:奥古斯丁
第十二卷(上)
一
主啊,在我贫困的生活中,当你圣经的言语敲击我的心门时,便觉得意绪纷然。
人类浅陋的理智往往欢喜多费唇舌,都因为搜寻较发现更易饶舌,请求较获致更耗时间,双手摸索较掌握更费勤劳。
但我们已把定了你的诺言,谁能从中破坏?“如果天主帮助我们,谁能阻挠?”[1]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启。”[2]
这就是你的诺言:真理所允许的,谁会担心受骗?
二
我笨拙的口舌向高深莫测的你忏悔,承认你创造了天地,创造了我所目睹的苍天,创造了我所践履的地,我一身泥土所自来的大地。
是你创造了这一切。
但诗篇所称:“天外之天属于主,至于大地,他赐给人的子孙”,[3]这天外之天在哪里?
这天外天,我们的肉眼看不见,而我们所见的一切与此相比不过是尘土,这天究竟在哪里?
整个物质世界虽则不是处处完美,但即使以我们的大地为基础的最差的部分也有其美丽之处,可是我们地上之天,与那个天外之天相比,也不过是下土。
的确,我们这个庞大的天地,比起那个属于天主而不属于人的子孙的莫可名状的天,统名为“地”,这确有理由的。
三
“地是混沌空虚”,[4]是一个莫测的“深渊”,深渊上面没有光,因为没有任何形色。
为此你命作者写道:“深渊上面是一片黑暗”,[5]所谓黑暗,不就是没有光吗?假如有光,光在哪里?只能在上面照耀。
假如光尚未存在,则说一片黑暗,等于说没有光。
上面是一片黑暗,因为上面没有光,犹如没有声音,就是静寂。
说一片静寂,不是等于说没有声音吗?
主啊,你不是早已如此教诲这个向你忏悔的灵魂吗?
你不是已经告诉我,在你赋予这原始物质形相、把它区分之前,它是什么也没有,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肢体、没有思想?
但不是绝无的空虚,而是一种不具任何形相的东西。
四
这物质,称它什么呢?除了用一些通俗的字句外,怎样向迟钝的人解释?
世界形形色色之中,能找到什么比“地”、“深渊”更接近于这个混然无形的物质?
二者处于最下层,不如天上一切灿烂发光的东西美观。
那么我怎会又同意你把所创造的未具形相的物质,为了便于向人们说明,名为“空虚混沌的地”?
五
我们的思想追究一下,我们的感觉怎样接触这物质?
思想将对自己说:“它既是物质,则不像生命、正义等属于理智的范围,但同时又是‘空虚混沌’,尚无可以目睹、可以捉摸的条件,也不能凭感觉去辨别。”
人类的思想如此说时,只能力求达到不懂而似懂,似懂而又不懂。
六
主啊,如果我要用唇舌笔墨向你陈述你关于这个物质方面所教给我的一切,我首先承认我以前听到这名称时是莫名其妙,而向我谈论的人也是一窍不通;
我的思想用各种形状去模拟它,而实际上还是无从模拟;
我心中设想一片混沌之中各种丑恶可怖的形相,但依旧是形相,而我名之为“不具形相”,不是因为缺乏形相,其实是具有如此罕见奇特的形相,以致我的感觉忍受不了,我怯弱的心灵因此惶惶不安。
实际我所想像的东西,并非没有任何形相,仅仅是和比较美观的东西相形之下,未免恍然失色。
真正的理智教我如果要想像一个绝无形相的东西,必须摆脱一切形相,可是我做不到,因为我很快就会想不具任何形相的东西即是空虚,我无法想像形相与空虚之间一种既无形相又非空虚、近乎空虚而未显形相的东西。
我的理智便停止询问我那充满着物质影象并随意变化影象的想像力了;
我注视物体本身,并深一层探究物体的可变性,由于这可变性,物体从过去的那样,成为现在的这样;
我猜测到物体从这一种形相进入另一种形相的过程不是通过绝对的空虚,而是通过某一种未具形相的原质。
但我所要的是认识,不是猜测。
现在如果我的唇舌笔墨向你陈述你在这一问题上所给我的一切启发,哪一位肯坚持不懈的思索领会呢?
但我的心并不因我不能阐述这一切而不赞扬你、不歌颂你。
一切能变化的事物,所以能接受各种形相,因而能形成各种事物,是由于它们的可变性。
但这可变性究竟是什么?是精神,还是物质,抑是精神或物质的一种状态?
假使能够说:“非虚无的虚无”,或“存在的虚无”,则我将这样说了;但无论如何,它总是有此存在,才能取得可见的和复杂的形相。
七
任何存在都来自你,因为一切只要存在都来自你。但一样东西和你差别越大,则和你距离也越远,当然这不是指空间的距离。
主啊,你不能一会儿如此,一会儿如彼,你是始终如是,是“圣、圣、圣,全能的主、天主”。[6]
你在来自你的“元始”中,在生自你本体的智慧中,自空虚而肇成品类。
你创造天地,并非从你本体中产生天地,因为如果生自你的本体,则和你的“独子”相等,从而也和你相等;反之,凡不来自你的本体的,也决不能和你相等。
但除了你三位一体、一体三位的天主外,没有一物可以供你创造天地。
因此,你只能从空无所有之中创造天地,一大一小的天地;由于你的全能和全善,你创造了一切美好:庞大的天和渺小的地。
除了你存在外,别无一物供你创造天地:一个近乎你的天,一个近乎空虚的地,一个上面只有你,另一个下面什么也没有。
八
主啊,“天外之天”是属于你的,你赐与人的子孙的那个地,可见、可捉摸的地,那时并不像我们现在看到的、接触到的地,
那时是“空虚混沌”,是一个“深渊”,深渊上面没有光,“深渊上面是一片黑暗”,也就是说黑暗弥漫于深渊之上。
此后肉眼可见的众水汇注的那个深渊,即使在底层,现在也有一种为鳞介所能辨别的光线。
但在那时,这一切既未赋形,还近乎空虚,不过已经具备接受形相的条件。
你从空虚中创造了近乎空虚的、未具形相的物质,又用这物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我们人的子孙们所赞叹的千奇万妙。
这物质的天真是奇妙,这是诸水之间的穹苍,是造了光以后第二日,你说“有”,就这样出现的。[7]
这穹苍,你名之为“天”,是第三日你以形相赋与最先创造的原始物质而造成“地”和“海”[8]上面的天。
而你在有日辰之前所造的天,是“天外之天”,也即是你“在元始创造了天地”的天。
至于你所创造的那个“地”,不过是无形相的物质,因为“是混沌空虚,而深渊上面是一片黑暗”;
从那个混沌空虚的地,从那个不具形相的地,近乎空虚的东西,你创造了这个变化不定的世界所赖以存在而又不真实存在的万物;
在这个变化不定的世界中,表现出万物的可变性,我们便从而能觉察时间和度量时间,因为时间的形成是由于事物的变化,形相的迁转,而形相所依附的物质即是上述“混沌空虚的地”。
九
你的仆人的导师、“圣神”,在叙述你元始创造天地时,不提时间,不言日子,因为你元始创造的“天外之天”,是一种具有理智的受造物,虽即不能和三位一体的你同属永恒,但能分享你的永恒,由于谛视你而感受的欢愉幸福,压制了本身的可变性,从受造之时起,就依附于你绝不倾堕,超越了时间的变迁。
至于那个无形的物质,混沌空虚的地,也不列入日子之中,因为既无形相,没有组织,便无所来,亦无所往,既无来往,便也没有日子与时间的交替。
十
真理,我心的光明,希望不是我内心的黑暗在对我讲话!
我向着黑暗飘流,为黑暗所笼罩,但在黑暗之中,即使在黑暗之中,我也热爱你。
“我迷失了路,你想起我”,[9]我听到你的声音在我后面叫喊,教我回来,但由于情欲的蠢动喧扰,我几乎辨不出你的声音。
现在我汗流满面,喘息着回到你的泉水旁边。
希望没有一人来阻挠我,我要畅饮,我要生活。
希望我不再是我自己的生命。
我凭我自身,过着败坏的生活,为我只有渝于死亡。
我在你之中复活了。请你对我说话,叮嘱我。
我相信你的圣经,可是圣经中的话太深奥了。
十一
主啊,你已用有力的声音在我心灵的耳边对我说过,你是永恒的,只有你是不朽的,因为你没有形态动作的变化,你的意志也不随时间而转移,因为意志如此如彼,便不成为不朽的意志了。
在你面前,我已清楚地看到了,希望能越来越清楚地看出,希望在你的双翼复庇之下,我能小心翼翼地坚定于这启示之中。
主啊,同样你用有力的声音,在我心灵的耳边对我说:是你创造了一切自然与实体,它们虽则不和你一样存在,但终究也是存在;
不来自你的,惟有虚无,惟有意志离弃你最高存在而趋向次一级存在的行动,因为这种行动是罪恶;
任何人的罪恶不能损害你,也不能搅乱你所主宰的秩序,不论秩序的尊卑高下。
在你面前,我已清楚看到,我求你使我能越来越清楚地看出,使我在你双翼复庇之下小心翼翼地坚定在这启示之中。
你用有力的声音在我心灵耳边还告诉我说,即使是那一种受造物仅仅以你为它的欢乐,用始终不变的纯洁享有你,绝不暴露它的可变性,你永久在它面前,它也全心向着你,既不期望未来,也不回忆过去,没有变迁,也不伸展于时间之中,即使是这样一种受造物,也不能和你同属永恒。
如果存在这样的受造物,依附于你的幸福,永久作为你的“居处”,永久受你的照耀,真是幸福!
你的这样一所居处,瞻仰着你的悦乐,没有任何缺陷会把它带走,这样一个纯粹的理性和我们苍天之上的、你的天都的子民们、圣洁的神灵们以和平的联系紧密结合的理性,称之为“属于天主的天外天”,我认为再恰当没有了。
从此,每一个羁旅于尘世的灵魂,如果它已经渴望你,如果已经“以眼泪为饮食,同时每天有人在诘问它:你的天主在哪里?”[10]
如果已经向你仅仅要求“一生无日不住在你的圣殿里”[11]——它的生命即是你,而你的日子即是永恒:“你的年岁没有终极,因为你是始终如一的”,[12]——如果可能的话,希望这样的灵魂懂得你的永恒超越一切时间,而你的“居处”[13]从未离开你而远游,虽则不是和你同属永恒,但始终不渝地依附着你,不受任何时间变迁的影响。
在你面前,我清楚看出这一点,我求你,使我越来越清楚地看出,并且在你双翼的复庇之下,能小心翼翼地坚定在这启示之中。
在那些最卑微的受造物的变化中,自有一种未显形相的东西。
但除了那些沉湎于幻想之中、为幻想所颠倒而丧心病狂的人们外,谁会对我说:“一切形相消除净尽后,仅仅剩下无形的物质,事物改换形相所凭借的物质能带来时间的变迁。”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没有活动变化,便没有时间;而没有形相便没有变化。
十二
根据上面所论列的——我的天主,当然这是出于你的恩赐,也由于你催促我叩门,在我叩门后又为我开启——我在你所造万有中,看到两种东西没有时间,但二者都不能和你同属永恒:
一种是如此纯全,以致不会脱离仰止你的境界,没有瞬息的变化;
虽则本身可能改变,但因享受你的永恒性与不变性,便不会有任何变化;
另一种是如此混沌无形,不能从一个形相变化到另一种或动或静的形相,因此不具备受时间限制的条件,但并不让它停留在无形相的阶段中。
你在一切时日之前,“在元始创造天地”,即是我所说的两种工程。
“地是混沌空虚,深渊上面是一片黑暗”,这句话是为了逐步把无形原质的概念灌输给不能想像绝无形相而又不是空虚的人们。
从这个未具形相的地,又形成了另一个天、另一个可目睹的、有组织的地、清彻的水以及圣经所载创世的几天中所创造的一切。
这一切由于活动与形相的有规则的演变,都受时间的支配。
十三
我的天主啊,你的圣经上说:“在元始天主创造天地,地还混纯空虚,深渊上面是一片黑暗”,并不提到你那一天创造天地,我的理解是:天指那一个“天外之天”、理智的天,那里理智能认识全面,不是“仅见部分,得其仿佛,如镜中观物”,而是洞悉无遗,“如面面相对”;[14]
不是先认识这一点,后认识那一点,而是如上面所说的,认识全面,没有时间的先后;
我也理解到地是指那一个混沌空虚的原质,没有一时如此、一时如彼的时间变迁,因为既然没有形相,便谈不到如此如彼。
这两种受造物,前者开始时即纯粹完美,后者则完全没有形相;天是天外之天,地是混沌空虚的地,照我的领会,圣经上不提日子,说:“在元始天主创造天地”,便是指这二者。
因此接着便说明地是那样的地。
至于下文叙述第二日造成“穹苍,名为天”,[15]暗示出上文所说没有日子的天是指另一种天。
十四
你的话真是多么深奇奥妙!这些话好像体贴我们的幼稚,仅把极肤浅的意义透露给我们,但已是多么深奇奥妙,我的天主多么深奇奥妙!
接触之下,真使人惊怖,但这是恪谨的惊惧,爱的恐怖。
我真痛恨那些反对圣经的人们,为何你不用“双刃的利剑”[16]刺死他们,使他们不再敌视圣经。
我真祝望他们为自己而死亡,俾能为你而生活。
但还有些人,不是排斥而是赞扬《创世记》,他们说:“天主圣神通过摩西而写出这些话,意义并非如此。
这些话的意义并非如你所说的,而是我们说的。
我们共同钦崇的天主,我是这样答复他们,并听候你的裁夺。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