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圣经中的“约”系列之五:迦南(巴勒斯坦)之约

迦南(巴勒斯坦)之约

一、立约的背景

我们已讲过圣经中的四个约:有亚当之约挪亚之约彩虹之约)、亚伯拉罕之约摩西之约。神藉摩西带领以色列百姓从埃及为奴之地出来,他们在旷野行走40年,要往迦南地去,得那神应许赐给以色列百姓为业的迦南美地。

那以色列百姓得到迦南地了吗?圣经告诉我们:当年那些从埃及出来的百姓,在旷野的40年中,除了摩西派到迦南地12个探子中报好信息的约书亚和迦勒两个人,其余的全都因不信而倒毙在旷野,连摩西也不能进去。

申命记27-30章告诉我们,神藉着摩西与百姓重申所立的约,这约就叫迦南之约。在这个约中,与百姓立约的还是神,也仍然是藉着摩西向百姓传达;但立约的人不一样了。不再是那些神藉着摩西领他们出埃及的百姓,而是在旷野40多年间出生的新一代以色列百姓。

但立约条文、内容基本还是与摩西之约一样;其特点就是迦南之约重点集中于迦南地的应许,所以迦南之约也称为“巴勒斯坦之约”。藉着摩西与他们重申与更新摩西之约,叫他们晓得进入应许之地后如何生活。

二、立约的条件

从摩西之约到迦南之约,时隔约40年。上一代人没有好好遵守神的诫命,都倒毙在旷野;神要第二代以色列人接续祂与摩西所立的约,进到迦南地后好好遵守祂的律例典章。迦南之约与摩西之约一样,都是有条件的约。就是百姓若遵行神所颁布的诫命,他们就蒙福,若不遵守就受咒诅。

申28:3-6先后六次用“蒙福”来形容他们遵守神的约,必蒙神祝福的情形。就是在他们居住的环境上、工作上、家庭子女、起居饮食、出入等方面,都蒙神施恩赐福。不但如此,神还要赐他们: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畜牧业兴旺,国有资产雄厚,并借贷给多国;战胜仇敌,立于世界之首,不败之地,不但不作他国的附庸国、殖民地,并要倍受其他国家的尊重。但是他们若不遵守神的约,这一切都反过来,变得非常凄惨,倍受咒诅。

翻开以色列历史就会发觉:他们的王若“行耶和华眼中为正的事”,国势就兴盛;而君王若“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国家就衰败,甚至灭亡。历史上,以色列人背离神,王国便分裂成南北两国。北国以色列有过19个王,全都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因此北国的历史只有209年,在主前722年,就被亚述国所灭,从此消亡。南国犹大也有19个王,其中有8个是行耶和华眼中为正的事,其余11个也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于是,南国持续了345年;比北国多136年。

犹大国后来在主前586年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所灭,百姓被掳到巴比伦;是神仍然纪念祂与百姓所立的约,被掳70年一满,便兴起波斯打败巴比伦,波斯王古列允许百姓归回耶路撒冷及犹大地。我们下面一同来看看迦南之约应验的情况。

三、应许地实现

这片应许之地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坎坎坷坷:以色列从公元前60年起,因内乱而逐渐削弱,后来被罗马帝国所控制。公元70年罗马帝国提多将军率兵攻陷耶路撒冷,焚毁圣殿,犹太全城被铲平,以色列再度受重创。犹大国成为罗马的殖民,就从犹大国变成罗马的犹大省。但犹大人不断地兴起反抗罗马的犹大复国运动,最终在公元135年,罗马帝国残暴镇压了犹大人的起义,下令将所有犹大人驱逐出境。为了让犹太人忘记故乡,将犹大省也改名为“巴勒斯坦”,耶路撒冷也改名埃利亚•卡皮托利纳(太阳神之城),甚至禁止犹大人进入这座城市。犹大人从此失去了自己的祖国,失去了家园,流散到世界各地,被任意抛来抛去。

更严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时期,纳粹德国进行惨无人道的血腥屠杀,杀害了近600万犹太人。如果希特勒灭犹太计划成功,犹太人在地上全被消灭,则神的约与应许就无法实现了,圣经的启示与预言也随之瓦解!但神仍奇妙地为以色列保留余种,使祂的约不会落空。

1897年8月,以赫茨尔为首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之家”的复国纲领,极力主张犹太人回巴勒斯坦建国。经过他们不懈的努力,英国终于在1917年宣布了《贝尔福宣言》,赞同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设立民族乡土,并努力以达此目标。同年12月11日,英军攻占耶路撒冷,迫使土耳其军队投降,逐步奠定了犹太人复国的基础。这期间,爱因斯坦及多位犹太的科学家都强烈主张犹太人复国,美国犹侨也鼎力支持。终于在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终于复国了。这是20世纪的大奇蹟,他们又欢然回到迦南地,故国、故土,如作梦的人一般,为之感恩、欣喜万分!

以色列建国之后,周边国家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以及黎巴嫩向他们宣战,开始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在几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单挑整个中东阿拉伯世界。虽然有美国的帮助,但事实上是神帮助了他们,几次战争都奇迹般地得胜。从此之后,以色列开始在巴勒斯坦站稳脚跟,并在与周围阿拉伯国家的反复斗争中逐渐强大。此后的几十年直到如今,以色列控制并主导著整个中东局势。

但巴勒斯坦的归属权还没有尘埃落定,仍然在争斗之中,这也成为中东最为的敏感问题。巴勒斯坦地至今还不是以色列专属拥有,伊斯兰人照样与他们在圣地混居。这样看来,迦南之约还没有完全应验。那么,什么时候迦南之约才算是完全应验呢?我们最后再来看看:

四、迦南地意义

让我们回头来看:神藉摩西与新一代的以色列百姓重申了迦南之约,那时摩西年纪老迈,他按手在约书亚头上,约书亚就被智慧的灵所充满,以色列人便听从他。后来摩西离世了,约书亚就照神的托付,经历重重艰难险阻,终于在公元前1473年,把以色列百姓带进迦南,就是神应许以色列百姓世世代代要得为业之地。请问,迦南之约的应许是不是就此成就了?答案是:还没有!

希伯来书4:8-9说:“若是约书亚已叫他们享了安息,后来神就不再提别的日子了。这样看来,必另有一个安息日的安息我神的子民存留”。这表明,以色列人在约书亚率领下,虽然已经进入了迦南地,但百姓却并没有得到神的安息;换句话说,迦南之约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应验。

其实,属地迦南地的安息并不是完全的安息、永远的安息。我们刚才看过,即便是距约书亚带领以色列百姓进迦南地将近3500年之后的今天,以色列百姓也未得到全部产业,也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安息。事实上,迦南地只是在神里永远安息的一个预表。一方面,迦南地的安息是属地的、暂时的、不完全的。另一方面,由于以色列人的不信,不接受救主耶稣基督,他们仍然无分于神所赐的真正安息。

希伯来书11章中,当作者介绍了挪亚、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约瑟和摩西这些因信留下美好见证的信心伟人之后,说:“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因为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来11:39-40)又说:“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 神被称为他们的 神,并不以为耻;因为祂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来11:13-16)

迦南之约中,得迦南地世世代代永远为业的应许,肉身的以色列百姓还没有得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历代以色列的先祖们,都是存著信心死的,死的时候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他们承认自己在世上所住的耶路撒冷,也只是寄居的,是客旅;他们乃是用他们信心的眼睛,从远处望见所应许的,就是他们羡慕的那个更美的家乡,那属天的、神已经为他们预备的一座城——锡安山上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

迦南之约中,约书亚带他们进入迦南地,这是救赎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从名字来看,希伯来文的“约书亚”,就是希腊文的“耶稣”,意思是“耶和华拯救”。约书亚预表主耶稣,他将以色列人领进迦南美地,乃是预表耶稣要把神的子民带进属灵永远的安息;迦南地预表将来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约书亚预表主耶稣——神的儿子要带许多儿子进到荣耀里去,进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城,在那里享受真正的、属天的产业和永远的安息。那属天的迦南美地,才是真正完美的应许之地,是我们永远的家乡、永远的产业,在那里,众圣徒才能得到永远、完全的安息!哈利路亚!将荣耀、颂赞归予成就、成全完备救恩的神!直到永远永远,阿们。

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