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来 第三十集 第六章:你们给他们吃罢 (2):喂养——祝福满满
亲爱的听友你好, 我是主播宣信。欢迎你继续收听由王明道所著,香港灵石出版社出版的《五十年来》。
†
五十年来 第三十集 第六章:你们给他们吃罢 第2集:喂养——祝福满满
「发刊一种定期刊物以救济这种饥荒,是编者数年来所常希望的。到去秋因着所见闻的许多景况,倍觉这种工作的急需。
为这事祈祷了几个月的长久,蒙神成全,到今春能创刊这个微小的灵食季刊。
惟愿神看顾这幼稚的刊物,使它能日渐强壮活泼,多服事一些需要灵食的朋友们;
使每一个读者都因着它得以多看见神的荣耀,多接受神的恩惠,多知道神的旨意,多顺服神的命令,多认识神的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多儆醒预备等候祂从天上回来,并能在那时候欢喜立在祂的面前,得蒙祂的悦纳。
这便是编者在神面前的祈祷与希望了。
一九二七,三,四,奉天法库。」
我开始出版灵食季刊的时候,就是想藉着这微小的刊物,将我自己从神所领受并神要藉着我传述给众人的信息发表出来,因此不收任何投稿。
但我的老友石天民常译述一些与信徒有帮助的文字,曾有若干次采登过一些,近二、三年来也接连刊登他所翻译的与儿童很有益的一本书。
我自己也曾译过四本Mr.G.H. Knight所写的书,连续着在灵食中刊登;其中有两本已经出版单行本,一本是「隐密处的灵交」,另一本是「在密云黑暗的日子」。
另外两本还未能印成单行本。此外我有时也译述一点零碎的东西刊在灵食里。但灵食的稿子最大部分是我自己写的。
这二十几年来每期稿子内容的分配,都有一部分讲论圣经中的要道,另一部分讲论基督徒的生活。
我也特别注重阐解一些假师傅所讲背道的教训,并斥责教会与世界中的种种罪恶。
我所写的稿子与我所讲的道大致相同。我在各地讲道的时候不喜欢有人记录我所讲的,因为很少有人能记录得合适。
记录得不完全还是小事,常有人所记的与讲道的人所讲的有很多的出入,有时甚至有极大的错误。
我有几次看见别的刊物上刊载我讲道的记录与我所讲的有许多不符的地方。
也有人把所记录的稿子寄给我,要我校正,有几次我感觉到他们所记录的意思和文字改不胜改。
因为看见这种种的情形,我更感觉到自己写稿子的重要了。
从第三册起,每期刊登新译的诗歌两首,只有字,却没有谱。
从第九册起每期改登一首诗歌,却加上诗谱,因为那年夏天我在杭州结婚,秋季妻和我一同北上,她为我画诗谱。
从那时直到今日,每期总刊登一首自己新译的诗。后来把这些诗歌集合在一处,又从别的诗本里采取了一小部分加在里面,出版了「基督徒诗歌」。
最初的几年,每期我都是把篇幅较长的文字登在前面;有一次一位圣徒对我建议把短些的登在前面。
他说,「有人初次阅读灵食季刊,如果一开始就看见长篇,或是因为他的时间不足,或是他尚未对灵食发生兴趣,很容易不等看完一篇便放下,以致不想再看。
但如果把短篇放在前面,几分钟的时间便可以看完一篇。使那些时间不足的人也能在极短的时候得着一些帮助,又能使初阅的人感觉有兴趣。」
我认为他所说的有理,便采纳了他的建议,因此从第七年夏季起,我便开始这样作了。
†
从第一年到第二十年,每年四期的字数都在十万到十二万之间,自第二十一年到二十三年这三年间,每年四期的字数总在十四万到十六万之间。
从第一年到第十七年夏季都是印四号字,每面十三行,每行三十五个字。
到第十七年秋季,因为承印的印书局停业,改换另一家印书局承印,这家没有适宜的四号字,又因为纸价日见昂贵,不得已改印五号字,每面十五行,每行五十字。
到第十八年冬季,因为纸价奇涨,每面由十五行增加到二十行。印四号字的时候每面可印四百五十五个字。到这时每面可印一千个字。一样的内容,纸张却可以节省到一半以上。
从第一年到第十七年夏,除了第十年冬季因为十周年纪念,出了九十二面以外,最多每期不过七十几面。第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若仍印四号字,每期就有八十面以上了。
从灵食出版以后,屡次得着阅者的来信,请求把它改为月刊或双月刊,但我始终不敢接受这个请求。在我开始要办刊物的时候,所以不出月刊,却出季刊,就是想到恐怕力量不足,不能持久。
我以前曾因为不知量力,以致作事有始无终,并且时常看见别人遭这种失败,也受了警戒。
果然在灵食出版几年以后,便知道未曾出月刊实在是作对了。因为我的工作不止是办刊物,既有常去各地讲道的工作,又有北京自己照顾的教会。
文字的工作乃是三样工作中的一样。
就是只出季刊,每年也必须写十几万字的稿子,再加上自己校阅,就需要相当多的时日。
二十多年的经验使我感觉到我的力量仅仅够出季刊用的,如果起初不出季刊,却出月刊,也许灵食季刊的寿命不到一两年便夭折了。
从1928年起,开始把灵食季刊里比较重要的题目选出来,印成单行本。从那时到今日所出的书共有三十种,另外还有基督徒诗歌。出版的次序是这样:
1928年出版的有「耶稣是谁?」与「复活的基督」。
1929年出版的有「基督再来」与「你们心持两意要到几时呢?」
1930年出版的有「角声」与「隐密处的灵交」。
1933年出版的有「我为什么信圣经是神所默示的?」 「基督徒的言语」、「现代教会的危险」、「人能建设天国吗?」
1934年出版的是「圣经光亮中的灵恩运动」。
1935年出版的有「信徒针砭」、「重生真义」、「谨防魔鬼的诡计」、「写给受苦的圣徒」。
1936出版的有「信徒处世常识」、「真伪福音辨」、「普世人类都是神的儿子吗?」、「世上最高的梯子」、「恩赐赏赐与奖赏」、「基督果真复活了吗?」、「创世记第五章中的福音」。
1940年出版的是「灵食寓言集」。
1941年出版的是「在密云黑暗的日子」。
1943年出版的是「基督徒与婚姻」。
1944年出版的是「感恩的人」。
1946年出版的是「金钱不能买的几样东西」。
1947年出版的是「在火窖与狮穴中」。
1948年出版的有「写给青年的基督徒」与「基督徒必须守安息日吗?」
这三十种出版物里出版三次的有「信徒处世常识」、「隐密处的灵交」、「重生意义」、「现代教会的危险」、「你们心持两意要到几时呢?」出版二次的有「角声」、「信徒针砭」、「我为什么信圣经是神所默示的?」、「谨防魔鬼的诡计」、「耶稣是谁?」、「基督徒的言语」、「感恩的人」、「圣经光亮中的灵恩运动」。
「基督徒诗歌」也在1936年、1939年、1946年,先后出版了三次。第一版只有三十首,第二版增至六十首,第三版增至一百零一首。其他各书都只出版了一次,内中有的已经售罄,还有的所余无几,急需再版。
灵食季刊是我自己经营的,但社中的经济是独立的。除了资本金二百圆是我奉献的以外,这二十几年来,我不往里面放钱,也不从其中支钱。
在.中.日.战事.发生以前,售出的书刊都有相当多的利润,这种利润除奉献一部分赠送几位仰望神供给的传道人以外,都用来印书,所以十年间能出版二十几种书。
中.日.战.事.发生后的头一两年,因为物价波动得不太剧烈,还不感到什么困难,后来币值惨跌,物价暴涨,渐渐入不敷出了。
不得已将刊费略微提高一些,但还不及一般物价上涨的程度。
到1943年秋改印五号字,以便节省一些纸张。中.日.战.事.的最后两三年,和.中.日.战.事.结束以后的三四年间,物价涨得惊人,刊费虽然也增加,但是总赶不上一般物价。
第一个缘故是恐怕增加订户的负担。第二个缘故是灵食每三个月才出版一次,刊费不能随着一般物价常常增加。
还有一层困难,就是刊费常是零碎收入的,收进来的时候买不了什么东西,又没有闲时间常去询问物价,购买纸张,及至集成稍大的数目,抽时间去买纸的时候,物价已经涨上去很多了。
譬如说,报纸价格在二千圆一令的时候,收进来几百圆,过几天又收进几百圆,二三十天之久才收进二千圆。
但到款足二千圆的时候,报纸已经涨到四千圆一令了;再过半个月又收进一千多圆,及至能买进一令纸的时候,纸价已是四千五百圆一令了。
有几次物价波动得最剧烈,几天之内物价就上涨一倍,在那个时期中,收支相差得简直无法设想。
幸好在.中.日.战.事.发生以前印了不少的书,就将售卖那些书所得的款补贴在灵食季刊里,才勉强维持下来。
所存的书越卖越少。有力量的时候可以再版,没有力量就只好等待了。
†
近几年来因为物价不断的动荡,刊费若再像以前几个月增加一次,就不能再维持下去,因此增价的日期便缩短了些。
可是无论如何,总不能随着一般物价那样过几日便涨一次。总计一年之中最多不过增加几次。
还有一种大困难就是大部分的订户都是外埠的。大多数的订户不容易想到我们买纸和付印费是需要随着物价增加的。
例如有人在12月底收到冬季的灵食季刊,看见上面所印的刊费,如果他一收到冬季灵食就赶快寄款续订,那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他迟延两三个月才想起续订来,这时他仍照两三个月以前的定价将刊费汇来。在这个时期中,如果物价有很大的变动,款汇到的时候不用提印刷费,就连纸价都不够了。
在无可奈何之中,我们只好照新改的定价通知他下欠若干。有的人赶快补还,他需要前后寄两封信,汇两次款,在邮汇费方面必须受一倍的损失。
还有人收到通知以后不再补寄欠款,那样我们只好受损失了。
这些人不一定都是有意不再补寄,其中可能有一大部分是遗忘或忽略。
有这种种的困难,在这十几年中维持这个刊物未曾停顿,并且还要出版一些书,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订户不给我们这种难处,他们在寄款的时候总是多寄一些,并说明如果不够当再补寄,如果有余请寄某某几本书籍。
这种订户无形中给了我们不少的帮助。此外偶然也有一两位寄一些捐赠的款来,帮助印刷的费用,不过这是很不常见的事。
.中.国.教会方面的刊物有一些是仰赖外国差会的供给,这样的刊物办起来容易,纵使没有多少订户,或是没有多少订户付款,也没有问题。
这些刊物定价也可以低廉,其中有的定价比成本还要低得多。信徒们看惯了这些刊物,再看灵食就不免感觉定价太高。
但这些刊物是经不起时局变动的。什么时候外国差会的款项一停,刊物立时就会停顿。
灵食季刊没有外国差会的供给,也没有任何团体或个人作后援,只是二十三年前二百圆的资本,一步一步发展起来,当然和许多受外国差会支援的刊物不能相提并论。
若不是神随时看顾,并赐给我智慧办理这个刊物,我真不能想像怎么能出版到二十几年之久。
阅者也许愿意知道灵食社中除了编者还有什么职员。我在这里也顺便提一下。
最初的二年我不在北京的时候,有老友石天民经手收发的事,我回到北京便自己动手。
从第三年起,妻帮助收发的事。我们几个人都是不支薪金的。后来有几年又有别位弟兄帮一些忙。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